首页> 中文学位 >模仿与规则
【6h】

模仿与规则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第一章 规则意识与模仿理论

第一节 规则的含义——针对未来行动的群体共同感觉或意识

一、生物学与社会学含义下的规则区分

二、规则的辞源本义

三、小结

第二节 模仿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一、模仿的含义和本质

二、模仿律及模仿的作用

三、反模仿及非模仿

第三节 恒常性——规则理论和模仿理论的衔接点

第二章 模仿与规则的形成

第一节 模仿形成统一规则意识的可能

一、模仿的镜像复写性对意识传播流变性的应对

二、作为规则本质的意识是模仿的对象

三、模仿促使习俗结块的作用为共同意识的形成提供正当性

第二节 模仿理论下个体意识的形成——规则意识形成的初阶段

一、个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1

二、个体意识与模仿理论下的首创性理论

三、个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个体对存在的模仿

第三节 模仿理论下群体意识的形成——规则意识形成的完成阶段

一、交往造就群体意识

二、模仿是交往的最主要形式

三、羊群行为

第四节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规则意识产生在模仿理论下的调和

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规则产生

三、模仿与经验主义的一致性

四、模仿理论下的理性设计

第三章 模仿与规则的权威

第一节 规则的权威从何而来?

一、模仿的对象——心理量

二、模仿的几何数集律——心理量的几何级聚合

第二节 规则权威性内部获得的模仿理论解释

一、欲望——功利主义

二、信念的狂热力量

三、模仿逻辑模仿律下"欲望"和"信念"心理量的聚合过程

第三节 规则权威性的外部获得的模仿理论解释

一、物质性强力压迫意识和外部评价形成的模仿理论解释

二、物质性强力压迫意识和外部评价蕴含的模仿心理量解释

第四节 规则权威性习惯性服从获得的模仿理论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之为人并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是“模仿”,“模仿”是人类文明的本源动力。论文运用塔尔德模仿理论对规则的形成及其权威性获得进行解释,将模仿理论所具有的对“普遍性”的镜像复制本性与规则在本质上所表现的形成和运作上的“恒常性表现”结合起来,论证了规则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其由个体意识上升为群体意识的过程,并认为在模仿理论之下,规则理论中的“经验产生主义”和“理性设计主义”是可以调和的。在对规则的形成予以论证之后,论文进一步对“规则的权威性”进行了模仿理论解释,认为规则之所以具有权威性,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着模仿理论中的“心理量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心理量的表现形式区分为“意识驱动力量”和“习惯性服从力量”,进一步将“意识驱动力量”区分为“内部意识驱动力量”和“外部意识驱动力量”,总的来讲规则的权威性来源无非是“欲望”、“信念”以及“本能趋向性”心理量的集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