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化社会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个体化社会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个体化社会:总体性社会的超越

3.2从“总体性社会”到“个体化社会”:中国武术的命运沉浮

3.3从“总体性社会”到“个体化社会”:中国武术的功能变迁

3.4个体化社会:武术休闲兴起的社会基础

3.5个体化社会背景下武术休闲发展的几点思考

4 结 论

5 研究的创新点

6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8 附 件

9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总体性社会”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时代,盛行的是集体主义,客观要求个体意识的泯灭与顺从。所以,国家几乎垄断着全部重要资源,而且,以这种垄断为基础,国家对几乎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行着严格而全面的控制。但“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与控制。个体的崛起对群体意识、集体利益产生了反动,同时,个体的地位、意识、权利得到了提升和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体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和闲情,从而拉动了整个社会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水平。个体对休闲的需求与渴望倒逼着中国武术的技击、竞赛、锦标功能逐步让位,其休闲、健身、娱乐功能日益凸显。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个体化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当下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武术的个体化特征做出社会学分析,整理出武术自身与个体化社会的契合点,从而制定出中国武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研究认为:伴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武术的发展脱离了国家控制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了多元的发展方向。然而,逐步发展的“个体化社会”的某些基质却打破了中国武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场域,消弱了其家族、师徒传承方式;动摇了武术门派存在与延承的社会基础。但是,“个体化社会”进程中武术的休闲功能被凸显,有“力”的社会环境、有“利”的文化环境以及有“理”的经济环境又可满足武术休闲再度勃发的客观需求和主观观望。可以说,这种“闲”味十足的“个体化社会”为武术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新场域,能够使其成为一种既能消遣娱乐、锻炼体能,又能充分展现休闲者精神品格、弘扬传统文化且具有完善形式的“民族品牌”,从而成为中国人休闲的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和行为姿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