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一一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6h】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一一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假设与依据

三、社会融入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常熟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的工具

二、数据分析

第四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阻碍

二、现实社会制度的制约

三、城市居民的认同和接纳不足

四、流动人口社交环境 “荒漠化”

五、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的欠缺

六、流动人口自身融入意愿不足

第五章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一 、 改革户籍制度,打破流动人口身份藩篱

二、构筑健全的法律体系,维护流动人口法律权利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权益

四、强化民主管理,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方式

五、重视教育培训,提升流动人口综合素质

六、建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城流动人口为城镇化的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其在城市生活中凸显的问题亦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社会融入方面的障碍,不仅不利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更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为此,本文就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基于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分析和访谈,本文提出了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社会融入困难的假设。为验证这一假设,在构建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方面确实存在困难的结论,且呈现重度困难。
  随后,文章对融入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客观上,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阻碍,此为核心及根本原因,另外,各种社会制度和城市居民的接纳不足也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造成一定阻碍;主观上,流动人口社交圈子狭窄,自身素质缺乏,以及融入意愿不足也导致其无法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促进流动人口更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
  对常熟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不仅对本地区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其它地区亦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