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图像题咏论
【6h】

清代图像题咏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理论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探索

第一章 《四壬子图》与清代诗人图像题咏现象

第一节 《四壬子图》的内容及绘图意旨

第二节 《四壬子图》题咏揭示的“节义坚守”与“诗道质朴”

第三节 方文其他征题作品与清代诗人绘画题咏现象

第二章 “鬼趣”与“人趣”——罗聘《鬼趣图》与同题题咏诗群

第一节 “鬼神情状奚由见”118——《鬼趣图》内容析论

第二节 “讽意”与“禅意”——《鬼趣图》义蕴的两个维度

第三节 名家“题咏如林”彰显名士风流

第三章 “分湖便是子陵滩”——从《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看南社人的时代选择

第一节 《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的生成背景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南社文人追思古蕴的地域图景

第三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现象——传统士人的时代选择

余论

第四章 《读易图》及闲适题咏——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日常剪影

第一节 《读易图》的文化释义与图绘举隅

第二节 《读易图》题咏涵盖的文化表现特征

第三节 《读易图》与题咏——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重要侧面

第五章 清代文人结社图的文化镜像:《东轩吟社图》

第一节 东轩吟社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清尊集》题画诗与《东轩吟社图》

第三节 文人结社图:清代士人群体聚合的精神诉求

第六章 严绳孙《饯别图》题咏与清代送别琉球册封使诗文

第一节 严绳孙《饯别图》与题咏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清代送琉球册封使诗文

第三节 清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第七章 《湖楼请业图》题咏——清代闺阁文人诗学风气的高扬

第一节 《湖楼请业图》的文化背景——湖楼雅会337

第二节 《湖楼请业图》—— 袁枚女弟子的才艺群像

第三节 《湖楼请业图》——随园女弟子的诗学高扬

第八章 曹寅《楝亭图》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文脉传承

第一节 曹寅《楝亭图》题咏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楝亭图》题咏与清代士人

第三节 “楝树”意象与楝亭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文脉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清人题咏诗歌为研究切入点,把清人生活及其图绘表现进行考察分析,探讨清人题咏现象。论文对清代诗歌做了细致的研究解读。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可据资料以及研究设想。
  中国古代诗与画在艺术上具有互通性,内在关联度极高。清代士人往往有良好的诗歌与绘画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诗画相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天然浑成的诗画一体的文化氛围是清代图像题咏现象存在的基础。清代诗歌与图像互动共生的关系决定了题咏解读和阐释的意义。由于绘图征题活动是古代文人雅士颇为风流的雅行,多发生于文人墨客之间,所以探讨清代士人的生活与图绘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清代几百年诗文卓著,工于诗画的名家颇多。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文献和大量的文学史料,以《四壬子图》为切入点,辅之于《鬼趣图》《饯别图》《东轩吟社图》《分湖旧隐图》等八个图像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內容丰富,涉及画艺、史事、风土人情、诗风诗艺、文学发展、流派等多个层面。笔者试图通过绘图的文化内涵、题咏的文学特征及清代士族的心路历程三个方面的钩稽和诠释,勾勒出清代士族的文学创作和生活轨迹,再现清代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人群体的艺文成就、学术气度和精神祈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