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轻罪速裁”审判程序之初探
【6h】

“轻罪速裁”审判程序之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轻罪速裁”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二、“轻罪速裁”理念提出的原因

(一)社会背景需求——案多人少的矛盾缓和

(二)法律价值基础——公正与效率的衡平

(三)人权保障考虑——防止超期羁押的泛滥

三、“轻罪速裁’’试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着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潜在风险

(二)“轻罪”概念之实体法缺失容易滋生肆意

(三)“轻罪”标准不统一有损法律统一性和权威性

(四)检察机关拥有了笼统的“轻罪”定罪权

四、域外相关经验和借鉴

(一)法国的“三分法”

(二)德国的“两分法”

(三)美国的“多分法”

(四)俄罗斯的“四分法”

(五)域外轻重罪区分之启示

五、“轻罪速裁”程序的重构设想

(一)重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重构所需实质要件

1、确立轻重罪之意义

2、轻罪与重罪的具体界分

(三)重构所需形式要件

1、适用“轻罪速裁”程序的案件范围

2、“轻罪速裁”审理的具体路径

3、“轻罪速裁”审判团队专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案件繁简不同,对复杂的案件在程序上应尽可能地设置多种程序机制,以实现实体真实和正义价值,而对相对简单的案件则应尽可能地简化程序,使案件处理更简便化和迅捷化,以实现诉讼效益价值。在这种理论基础指导和司法实践需求背景下,全国各地法院对刑事案件轻罪速裁审判程序如何开展进行了各种有益尝试。
  本文从轻罪速裁理念提出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适用轻罪速裁程序的正当性。同时,通过对世界两大法系的司法制度分析比较中发现,轻罪速裁审判机制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制度中广泛存在,且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我国司法现实中虽然已经进行了轻罪速裁审判程序的改革和探索,但是运行的现状有利有弊,制度设置还不完善。试图通过该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呈现的实然效果来反思制度创设之缺陷,并对轻罪速裁审判程序的重构进行了大胆设想,提出确立该制度设置的基本原则,探索统一法律适用、“减程序不减权利”等具体实现路径,有助于认识我国司法制度之不足,明确改革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