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江苏省三个村的分析
【6h】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江苏省三个村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调查案例与问卷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 城镇化与乡村政治文化的一般阐释

一、城镇化的理论思考与现实审视

二、乡村政治文化的内涵阐释与历史变迁

三、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契合

第二章 转变与异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社会化变迁取向

一、乡村政治社会化媒介的兴替

二、乡村政治社会化性状的转变

三、乡村政治社会化内容的扩展

四、乡村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异化

五、小结

第三章 共识与分歧: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认知取向

一、对政治系统的一般性认知

二、对政治输出体系的认知

三、对政治输入对象的认知

四、对自身政治角色的认知分化

五、小结

第四章 忠诚与疏离: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情感取向

一、政治体系情感的共鸣

二、政治输出情感的差异

三、政治输入情感的分野

四、小结

第五章 分化与延续: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价值取向

一、权威观:宗族权威的衰落与法理权威的兴起

二、民主观:集体主义观念的分化与现代选举意识的初生

三、权利观:由生存权利观到公民权利观转向

四、小结

第六章 向度与进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维度与发展路径

一、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维度

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机制

三、进一步推动乡村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附录1:乡村政治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2:2014年民主决策日上的讲话

附录3:座谈会简短交流发言

附录4 江苏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城镇化主导的乡村现代化趋向使村民获得自由、自主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共同体归属感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风险承受能力的削弱,传统思想世界的瓦解,权力与权利边界的重新调整。因此,城镇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我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但是,对于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方向,特别是以城镇化进程为背景的实证性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村庄呈现出了传统形态、过渡形态和社区形态三种不同的样态,且三种样态之间存在从传统形态到过渡形态最后演化为社区形态的演化过程。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三个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的行政村落。它们分别是处于传统形态的连云港市班庄镇坡石桥村,处于过渡形态的南通市搬经镇肖马村和位于太仓市浏河镇的新型城镇社区新闸村。本文通过运用共时性横剖面比较的方法,将三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解构为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四个子变量,再通过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函数建构起不同村的政治文化模式,描绘“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快照”,进而从三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模式比较中,探究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取向。
  本文的核心发现是,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城镇化的外在表征,比如拆迁、征地等土地流转样式,时时牵动着村民们的神经。城镇化重新定义了村民的身份和角色,引起了乡村权力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重新分配,甚至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打破了既有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之间的稳定关系。而这种稳定关系的打破,意味着乡村异质性政治文化的移入和内生性政治文化的更新,具体表现为村民对当前政治体系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这也就是说,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倚赖的物质文化空间的影响。从纵向角度来看,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表现为从依附型政治文化逐渐向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的公民文化转变;从横向角度审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分化为“留守者”政治亚文化、“边缘人”政治亚文化和“村治精英”政治亚文化。这项研究也同时证实了政治文化变量以及创造和维系它们的社会化过程,在解释政治结构和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建设乃至转型期的各项改革,必须在掌握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