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觉功能与嗅球体积的改变研究
【6h】

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觉功能与嗅球体积的改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嗅球体积改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觉功能改变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球体积改变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研究进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帕金森病嗅球体积改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帕金森病(PD)嗅球(OB)体积与正常对照(HC)组之间的差异。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采用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使用漏斗图、Begg’s和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移。
  结果:纳入病例-对照研究6篇,共216例PD患者,175例HC。Meta分析结果显示,PD组与HC组比较左、右两侧OB体积均显著减小,右侧均数差(MD)-8.071,95%可信区间(CI)(-14.721,-1.421);左侧MD-10.124,95%CI(-16.476,-3.773)。PD组内 OB体积比较右侧较左侧显著增大,MD1.168,95%CI(0.264,2.971);HC组内两侧OB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漏斗图、Begg’s和Egger’s检验未发现显著发表偏移,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稳定、可靠。
  结论:PD左、右两侧OB体积均较HC显著减小。由于可纳入研究偏少且异质性显著,仍需新的高质量观察性研究进一步证实结论的稳定性。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觉功能改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嗅觉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Sniffin’ Sticks方法(SST)嗅觉功能检查在P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D、VP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体检正常对照(HC)各40例。记录纳入对象年龄、性别、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PD组和VP组病程、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评分。采用SST检查方法分别评价 PD、VP、HC三组嗅觉阈值(OT)、嗅觉辨别阈值(OD)、嗅觉识别阈值(OI)及TDI总分,比较PD、VP、HC三组间嗅觉功能的差异,评估三组嗅觉功能与年龄、性别、MMSE、病程、H-Y分级、UPDRS-Ⅲ等变量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DI在PD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PD、VP、HC三组间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D组嗅觉障碍发生率为92.5%,VP组为37.5%,HC组为35%;PD组嗅觉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HC组及VP组。三组TDI总分分别为PD组20.07±4.45,VP组30.53±5.90,HC组31.00±4.99,PD组TDI总分显著低于HC组和VP组,VP组与H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C组内TDI总分与年龄负相关(r=-0.987,P<0.05),与MMSE正相关(r=0.866,P<0.05);PD组内TDI总分与病程负相关(r=-0.484,P<0.05),与MMSE正相关(r=0.618,P<0.05),与性别、年龄、H-Y分级及UPDRS-Ⅲ评分无关;VP组内TDI总分与年龄、病程、H-Y分级负相关(分别为r=-0.989,P<0.05;r=-0.770,P<0.05;r=-0.353,P<0.05),与MMSE正相关(r=0.838,P<0.05),与性别、UPDRS-Ⅲ评分无关。区分PD组和HC组时TDI总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临界值为23.313,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7.5%;区分PD组和VP组时,TDI总分AUC为0.911,临界值为23.56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2.5%。
  结论:SST嗅觉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简单、结果可靠、可操作性强。与HC及VP比较,PD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的嗅觉障碍。VP嗅觉功能与HC比较无显著差异。使用SST能够为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第三部分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嗅球体积的改变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嗅球(OB)体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磁共振(MRI)OB体积测定在 P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D、VP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体检正常对照组(HC)各40例。记录纳入对象年龄、性别、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 PD组和 VP组病程、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评分,评价 PD、VP、HC三组嗅觉阈值(OT)、嗅觉辨别阈值(OD)、嗅觉识别阈值(OI)及 TDI总分。采用西门子Verio3.0T超导型高分辨率全身MRI成像仪和16通道头线圈测量PD、VP、HC三组左、右两侧OB体积,分别比较PD、VP、HC三组间左侧和右侧OB体积差异,评估三组左、右两侧OB体积与年龄、性别、MMSE、病程、H-Y分级、UPDRS-Ⅲ等变量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评价左、右两侧OB体积在PD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PD、VP、HC三组间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左侧 OB体积分别为PD组32.00±4.60,VP组38.53±2.41,HC组38.85±2.47;三组间左侧OB体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D组与HC组比较OB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PD组与VP组比较OB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HC组与VP组比较OB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右侧OB体积分别为PD组32.07±4.72,VP组38.56±2.51,HC组38.79±2.56;三组间右侧 OB体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D组与HC组比较OB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PD组与VP组比较OB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HC组与VP组比较OB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VP、HC三组组内比较左、右两侧OB体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年龄负相关(分别为r=-0.989,P<0.05; r=-0.984,P<0.05),与MMSE正相关(分别为r=0.907,P<0.05;r=0.901,P<0.05)。PD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MMSE正相关(分别为r=0.427,P<0.05;r=0.412,P<0.05),与年龄、性别、病程、H-Y分级、UPDRS-Ⅲ无关。VP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年龄、病程负相关,与H-Y分级、UPDRS-Ⅲ无关。HC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TDI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978,P<0.05;r=0.979,P<0.05);PD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TDI总分不相关;VP组内左、右两侧OB体积均与TDI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0.954,P<0.05; r=0.933,P<0.05)。区分PD组和HC组时左侧OB体积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临界值为35.055,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7.5%;右侧OB体积AUC为0.872,临界值为35.646,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5%。区分PD组与VP组时左侧OB体积AUC为0.879,临界值为34.721,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5%;右侧OB体积AUC为0.869,临界值为35.650,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2.5%。
  结论:高分辨率MRI能够清晰显影OB结构并准确测量OB体积。PD左、右两侧OB体积与HC及VP比较均明显减小,左、右两侧OB体积变化均与SST嗅觉功能变化无相关性。VP左、右两侧OB体积与H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两侧OB体积与SST嗅觉功能变化趋势一致。测量OB体积能够为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