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米非司酮及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6h】

米非司酮及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4. 安全性评价标准

5. 不良反应轻中重度评判标准

6. 临床研究设计

7.手术指征

8. 手术方法

9. 临床标本采集及处理

10.检测仪器、试剂及原理

11.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三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前、术后血清中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比较

2.三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3. 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测指标评价

讨论

1.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与性激素的关系

2.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3.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醋酸亮丙瑞林使用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4.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使用醋酸亮丙瑞林较米非司酮更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5. 存在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单纯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及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醋酸亮丙瑞林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探讨及对比米非司酮及醋酸亮丙瑞林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共12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患者意愿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米非司酮组和醋酸亮丙瑞林组患者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分别应用米非司酮和醋酸亮丙瑞林辅助治疗3个月。分别记录术前三天、术后三个月三组患者卵泡期LH、FSH、E2及 P激素水平,以及统计术后6、12个月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米非司酮组在术后用药辅助治疗3个月后体内的的性激素(FSH、LH、E2及P)水平(6.43±2.52IU/L、7.85±3.73IU/L、120.35±66.86ng/L、0.35±0.22μg/L),与对照组(7.93±3.63IU/L、11.34±5.13IU/L、190.35±36.87ng/L、0.63±0.20μg/L)相比都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醋酸亮丙瑞林组在术后用药辅助治疗3月后体内的性激素(FSH、LH、E2及 P)水平(4.12±2.69IU/L、5.35±3.93IU/L、93.32±63.67ng/L、0.23±0.16μg/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醋酸亮丙瑞林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低于米非司酮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米非司酮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2.32%)、醋酸亮丙瑞林组(2.22%)均低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醋酸亮丙瑞林组与米非司酮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9.30%)、醋酸亮丙瑞林组(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醋酸亮丙瑞林组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米非司酮组在用药期间主要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而醋酸亮丙瑞林组主要出现潮热出汗、失眠、乏力、性欲减退、骨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8%、28.88%。两组患者均仅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能恢复正常。
  结论:1.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三个月,可明显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一年内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不良反应较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2.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使用醋酸亮丙瑞林辅助治疗三个月,可明显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一年内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不良反应较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3.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使用醋酸亮丙瑞林辅助治疗三个月较使用米非司酮能更明显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更有效得降低术后一年内复发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