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贝伐珠单抗能降低行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脾脏肿大的研究
【6h】

贝伐珠单抗能降低行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脾脏肿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资料和方法

1.1病人及分组:

1.2化疗方案

1.3化疗毒性评估:

1.4脾脏大小测量:

1.5疗效评价

1.6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基本资料

2.2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3对患者血小板及脾脏的影响

2.4近期疗效评估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结肠癌与直肠癌的区别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接受含有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治疗后肝功能、脾脏大小及血小板的改变,并对比加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含有奥沙利铂的化疗组(n=40)及单用含有奥沙利铂的化疗组(n=53),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白蛋白、血小板、脾脏大小的改变以及近期疗效,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1年生存率、1年复发转移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42.51 g/L vs41.43 g/L,P=0.517);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低于贝伐珠单抗(+)组(30.19% vs52.50%,P=0.030)。治疗后两组的ALT及AST升高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分别为77.36% vs87.50%,P=0.210和67.92% vs85.00%,P=0.059)。贝伐珠单抗(-)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贝伐珠单抗(+)组(75.47% vs55.00%,P=0.038),其治疗后初次出现血小板下降的时间也早于贝伐珠单抗(+)组(4.48周期 vs5.95周期,P=0.013)。两组患者的III/IV度血小板抑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66% vs5.00%,P=0.889)。脾脏肿大的发生率在贝伐珠单抗(-)组中更高(39.62% vs20.00%,P=0.043),并且出现的时间更早(5.71周期 vs7.14周期,P=0.03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在合并脾肿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更高(χ2=13,254,P<0.01)。93例患者随访期中均无失访。贝伐珠单抗(-)组1年生存率是81.13%,贝伐珠单抗(+)组为85.0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625)。贝伐珠单抗(-)组化疗后1年内复发或转移率22.63%,贝伐珠单抗(+)组为15.00%,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56)。贝伐珠单抗(+)组的TTP(疾病进展期)优于贝伐珠单抗(-)组(T=-1.956,P=0.047)。
  结论:大肠癌患者行贝伐珠单抗联合含有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或单行患有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出现肝转氨酶升高。治疗后出现血小板降低及脾脏增大,在单行含有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中更明显。这种血小板的降低以及脾脏的增大,可能与化疗造成的肝窦损伤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