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癌外周血中IL-18、IL-1β、miR-6503-5p、miR-25-3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胃癌外周血中IL-18、IL-1β、miR-6503-5p、miR-25-3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胃癌患者血清IL-18、IL-1β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外周血清中IL-18、IL-1β的水平变化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情况,初步探讨IL-18、IL-1β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324例胃癌(GC)患者、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CAG/IM)、20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患者的血清IL-18、IL-1β的水平及定性检测胃癌患者血清Hp-IgG抗体。分析IL-18、IL-1β在各组血清中的变化,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胃癌诊断效能。
  结果:血清IL-18、IL-1β在GC组中的表达水平较DYS组、CAG/IM组及CSG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8在DYS组、CAG/IM组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SG组(P<0.01),且在DYS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CAG/IM组(P<0.05);血清IL-1β在DYS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CAG/IM组和CSG组(P<0.05),而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IL-18、IL-1β的表达水平在不同TNM分期、不同浸润深度、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Hp(+)组较Hp(-)组血清IL-18、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8、IL-1β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95,两者联合的AUC为0.867。
  结论:血清IL-18、IL-1β的表达水平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呈动态升高的趋势,且与胃癌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Hp感染可升高胃癌外周血中IL-18、IL-1β的表达水平。
  第二部分、血清miR-6503-5p、miR-25-3p的水平变化与胃癌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miR-6503-5p、miR-25-3p在胃癌血清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法检测322例胃癌(GC)、20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CAG/IM)及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血清miR-6503-5p、miR-25-3p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定性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Hp-IgG抗体。初步分析miR-6503-5p、miR-25-3p在胃癌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结果:血清miR-6503-5p、miR-25-3p在GC组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DYS组、CAG/IM组和CSG组(p<0.05),而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miR-6503-5p的表达水平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大小、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及不同浸润深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5-3p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深度及不同TNM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性别、年龄、远处转移及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胃癌Hp(+)组与Hp(-)组血清 miR-6503-5p、miR-25-3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6503-5p、miR-25-3p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720、0.688,两者联合的AUC为0.717。
  结论:miR-6503-5p和miR-25-3p在胃癌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