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运用探索与研究——以苏州4号线同里站为例
【6h】

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运用探索与研究——以苏州4号线同里站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序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路径与方法

4.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阐述

4.1 公共艺术概述

4.2 地铁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墙概念

4.3 物质材料

4.4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第1章 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的属性及需求

1.1 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概述

1.2 材料性能与技术工艺

1.3 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的功能属性需求

1.3.1 材料的功能属性

1.3.2 公共艺术墙材料的审美属性需求

第2章 国内外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运用案例分析

2.1 国外地铁案例分析

2.1.1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

2.1.2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

2.1.3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地铁站

2.2 国内地铁考察调研

2.2.1 北京地铁

2.2.2 上海地铁汉中路站

2.2.3 苏州地铁阳澄湖中路站与山塘街站

第3章 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应用特点

3.1 传统材料 多维的创新表现

3.2 材质多元化 工艺多样化

3.3 新材料 新媒介 新的表现形式

第4章 材料在地铁4号线同里站公共艺术墙中的运用

4.1 同里站空间环境概况

4.2 同里站公共艺术墙的文化根源

4.3 从材料的角度去思考

4.3.1 选材的完全性

4.3.2 材料的艺术表现性

4.3.3 材料的人文表现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选择材料运用材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理想的材料能够彰显公共艺术墙的艺术效果,反之,则会影响公共艺术墙想要传达的艺术主题。本文通过公共艺术墙材料的属性需求分析、通过国内外优秀的地铁公共艺术墙作品分析、总结出了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墙应用中的趋势。同时结合苏州地铁4号线同里站公共艺术墙的创作实践得出:地铁公共艺术墙创作所选择的材料不但要考虑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安全、还要考虑其艺术审美、人文表现,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安全和环保的原则,与科技接轨,不断挖掘和开拓新材料新工艺,使公共艺术墙发挥多重功能,成为点染地铁公共艺术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文化的新标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