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线粒体靶向药物分子的合成及其与阿霉素协同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研究
【6h】

线粒体靶向药物分子的合成及其与阿霉素协同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载体的发展与应用

1.2.1 磷酸钙纳米材料

1.2.2 碳纳米管

1.2.3 介孔二氧化硅

1.2.4金纳米颗粒

1.2.5 四氧化三铁

1.2.6 量子点

1.2.7 脂质体

1.2.8 树枝状大分子

1.2.9 聚合物胶束

1.3 肿瘤靶向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1.3.1被动靶向

1.3.2 主动靶向

1.4 化疗的发展与应用

1.4.1 单药化疗

1.4.2 联合治疗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线粒体靶向药物分子TPP-LND的设计合成与癌症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反应中间体TPP-NH2的合成及表征

2.2.3. 合成TPP-RhB

2.2.4. TPP-RhB的表征

2.2.5. 细胞培养

2.2.6. 验证TPP的线粒体靶向效果

2.2.7. 线粒体靶向化疗药物分子TPP-LND的合成及表征

2.2.8. LND分子和TPP-LND分子的细胞毒性

2.2.9. 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测定

2.2.10. 线粒体的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

2.2.11. 细胞内凋亡蛋白的表达

2.2.12. TPP-LND的热敏性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PP-RhB的合成与基本表征

2.3.2. TPP的线粒体靶向效果

2.3.3. TPP-LND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2.3.4. TPP-LND的细胞毒性

2.3.5. TPP-LND与细胞内的活性氧(ROS)的关系

2.3.6. TPP-LND与细胞内的线粒体的跨膜电位(Δψm)的关系

2.3.7. 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2.3.8. TPP-LND分子的热敏性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具有诊疗一体化的氯尼达明-阿霉素纳米颗粒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合成线粒体靶向化疗药TPP-LND

3.2.3. TPP-LND-DOX NPs的制备和表面修饰

3.2.4. TPP-LND-DOX NPs的SEM

3.2.5. TPP-LND-DOX NPs的粒径分布

3.2.6. mPEG-COOH修饰的TPP-LND-DOX NPs的粒径稳定性

3.2.7. TPP-LND-DOX NPs的电荷

3.2.8. 细胞培养

3.2.9. TPP-LND-DOX NPs的细胞摄取

3.2.10. TPP-LND-DOX NPs的细胞毒性

3.2.11. 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

3.2.12. 检测线粒体的跨膜电位(Δψm)

3.2.13. 肿瘤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3.2.14. TPP-LND-DOX NPs的血液循环时间

3.2.15. TPP-LND-DOX NPs的组织分布

3.2.16. TPP-LND-DOX NPs的体内治疗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PP-LND-DOX NPs的制备及基本表征

3.3.2. TPP-LND-DOX NPs的细胞摄取及生物成像

3.3.3. TPP-LND-DOX NPs的细胞毒性

3.3.4. 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

3.3.5. 检测线粒体的跨膜电位(Δψm)

3.3.6. 细胞内凋亡蛋白的表达

3.3.7. TPP-LND-DOX NPs在小鼠体内的血液循环

3.3.8. TPP-LND-DOX NPs的组织分布

3.3.9. TPP-LND-DOX NPs的体内治疗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化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临床治疗发现,化疗药物分子无特异性靶向的性质使化疗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带来了很大的毒副作用,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是化疗无法彻底治愈癌症的一个主要因素。鉴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合成一种同时具有靶向和治疗作用的聚合物分子TPP-LND,并将TPP-LND与阿霉素(DOX)混合制备双药纳米颗粒TPP-LND-DOX NPs,靶向治疗肿瘤并克服癌细胞的耐药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和作用于线粒体化疗药物分子TPP-LND。系统地比较了LND分子与TPP-LND分子的细胞毒性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TPP的靶向作用下,TPP-LND分子显示出了高于LND分子的细胞毒性,TPP-LND使线粒体释放更多的ROS,线粒体的跨膜电位降低,触发线粒体内在凋亡通路。
  (2)制备了含有TPP-LND与阿霉素(DOX)的多药纳米颗粒(TPP-LND-DOX NPs),并选用水溶性大分子mPEG-COOH修饰NPs(PEG-TPP-LND-DOX NPs)。系统地研究了TPP-LND-DOX NPs的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耐药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PP-LND-DOX NPs在 TPP的靶向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在线粒体富集,使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释放出大量的活性氧(ROS),激活线粒体内在凋亡通路,产生很高的细胞毒性。同时,TPP-LND-DOX NPs在细胞水平和耐药细胞肿瘤模型的小鼠治疗过程中,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克服了耐药细胞的耐药性。在TPP-LND-DOX NP体系中,DOX还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实时检测TPP-LND-DOX NPs在细胞内的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