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类坚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6h】

不同种类坚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2型糖尿病患者对不同类别食物的认知现状及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四节 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六节 结 果

第七节 讨 论

第二章 不同种类坚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假设

第六节 技术路线

第七节 材料与方法

第八节 结 果

第九节 讨 论

结论

横断面调查:

干预性研究:

创新性自我评价及研究局限性

1.创新性自我评价

2.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坚果摄入与成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英文缩写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获专利

附录

附录1 T2DM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2 2型糖尿病饮食管理知识量表

附录3 T2DM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4 T2DM患者坚果摄入的记录表

附录5 T2DM患者的饮食策略----花生及杏仁篇

附录6伦理审查附件

附录7 知情同意书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对不同类别食物的认知现状及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不同类别食物的认知情况;分析该人群的食物认知水平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的影响,为T2DM患者饮食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江、浙、沪5家医院及苏州糖尿病俱乐部的249例T2DM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T2DM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学资料,吸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程、DM家族史等临床资料。采用2型糖尿病饮食管理知识量表(DM Dietary Knowledge Scale,DDKS)收集患者对不同类别食物认知的情况。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5%)和血糖控制不良组(≥6.5%),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
  结果:
  1.不同类别食物认知现况T2DM患者对不同类别食物的认知水平不同。条目“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获得最高分,为(3.55±1.38)分,25%患者获满分;其次是条目“优先选择的荤菜”,17.7%患者获满分;而条目“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得分最低,为(1.60±1.57)分,仅1.6%患者获满分。
  2.与HbA1c控制有关的因素比较血糖控制良好和不良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DDKS得分,结果发现,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临床治疗三个变量与血糖控制有关(均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的平均DDKS总分为36.02分,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30.12分)(P<0.001)。与血糖控制有关的DDKS条目包括“优先选择的荤菜”[B=-0.618;P<0.01;95CI(0.374-0.777)]、“优先选择的豆类或乳类”[B=-0.404;P<0.05;95CI(0.488-0.914)]、“优先选择的膳食纤维”[B=-0.409;P<0.05;95CI(0.485-0.910)]、“优先选择的坚果”[B=-0.690;P<0.001;95CI(0.357-0.704)]、“当饥饿时,优先选择的食物”[B=-0.518;P<0.001;95CI(0.450-0.789)]五个条目。
  3.影响HbA1c控制有关的因素调整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临床资料(BMI、吸烟、DM病程、DM家族史、并发症、伴随疾病及临床治疗)后,患者对“优先选择的坚果”[B=-0.56;P<0.01;95CI(0.37-0.87)]的认知水平仍为T2DM患者HbA1c水平的影响因素;影响患者HbA1c水平的因素还包括文化程度、BMI及临床治疗情况。
  结论:
  T2DM患者对健康脂肪类食物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坚果的认知水平可预测其血糖控制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脂肪类食物知识的宣教,尤其是健康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的宣教。
  第二部分不同种类坚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种类坚果改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及减轻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单盲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T2DM患者。在分配隐藏的基础上,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坚果(花生)组(N=15)和树坚果(杏仁)组(N=17)。花生组男60g/d,女50g/d;杏仁组男55g/d,女45g/d,嘱咐每天食用。正式干预前1周为洗脱期(即不食任何坚果)。然后连续干预3个月。按计划电话或微信随访,每周随访一次,直至研究结束。入组时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对一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宣教。3个月时,比较两组:
  (1)食用坚果依从性;
  (2)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
  (3)血脂及BMI控制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BMI;
  (4)炎症指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
  (5)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ACR)。
  结果:
  3个月时,花生组和杏仁组分别剔除4例和3例,最终花生和杏仁组人数分别为11例和14例。
  1.食用坚果依从性两组患者每周所食坚果频数及3个月食用总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血糖控制的影响FPG
  (1)干预期间两组FPG的变化趋势显示,杏仁组干预前3周FPG明显下降,之后则波动于3W时的水平;花生组的FPG稳中有降,至第10W降至最低;
  (2)组内比较干预前后FPG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月时,花生组和杏仁组的FPG均低于基线水平(P<0.05)。
  餐后2h血糖:
  (1)干预期间两组餐后2h血糖均有所波动,花生组餐后2h血糖波动幅度大于杏仁组;
  (2)两组干预前后的餐后2h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
  HbA1c:
  (1)组间比较:3个月时,两组HbA1c水平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HbA1c水平差值的组间比较显示,杏仁组降低HbA1c水平明显优于花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内比较:3个月时,杏仁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基线时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花生组干预前后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意向性分析:两组HbA1c水平差值的组间(P=0.03)和组内(杏仁组P=0.006)差异均与未意向性分析前的结果一致。
  低血糖发生率入组前3个月内低血糖发生率:花生组2例(18.2%),杏仁组0例;干预3个月期间,花生组无人发生低血糖,而杏仁组1(7.1%)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BMI及血脂指标
  (1)组间比较:两组BMI及血脂指标的组间差异、干预前后BMI及血脂指标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内比较:与基线时比较,杏仁组BMI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0.01),而花生组无明显变化(P>0.05)。
  4.对IL-6表达的影响
  干预3个月后,两组IL-6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干预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发现,花生组IL-6表达量的差值大于杏仁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对ACR的影响
  干预3个月后,两组ACR的差异及干预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坚果均能改善空腹血糖,食用杏仁还有利于长期血糖的稳定,并改善体质指标,建议肥胖伴血糖不稳者酌情食用;花生对空腹血糖控制不良伴炎症因子表达量高者有益,也可作为辅助干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