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狼疮静颗粒对活动性SLE的临床及NZB/NZW F1小鼠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
【6h】

狼疮静颗粒对活动性SLE的临床及NZB/NZW F1小鼠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简历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及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SLE的研究

1与SLE相关的病名考证

2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

3 SLE中医药治疗现状

4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5狼疮静组方意义及补肾化毒法剖析

6小结

参考文献

二、现代医学对SLE的研究

1 SLE病因

2 SLE发病机制

3 SLE的治疗方法及评价

4治疗SLE常用药物和新药概述

5关于SLE的动物模型

6小结

参考文献

三、细胞粘附分子对SLE的免疫作用机制研讨

1细胞粘附分子的种类和性质概述

2细胞粘附分子在SLE中的作用机制

3细胞粘附分子与SLE相关的研究进展

4抗粘附分子抗体用于治疗SLE的探讨

5中医中药对粘附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近况

6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分型论治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SLE中医临床证型分类调查研究

二、对SLE辨证分型论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一、有关SLE的诊断、排除、病情活动和疗效判断标准

二、狼疮静颗粒对SLE患者症状学的改变

三、狼疮静颗粒对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1对SLE患者临床常规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狼疮静颗粒对SLE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3狼疮静颗粒对SLE患者血清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实验研究

一、狼疮静对NZB/NZW F1小鼠外周血ICAM一1表达的影响

二、狼疮静对NZB/NZW F1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分布及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影响

三、狼疮静对NZB/NZW F1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四、狼疮静对NZB/NZW F1小鼠病情发展的动态观察

五、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研究总结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课题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等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补肾化毒的传统理论角度出发,认为肾虚毒瘀是该病的病理基础,而“狼疮静”颗粒由补肾化毒中药组方研制.该研究探索了狼疮静发挥疗效的免疫机理,进一步肯定了该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为开发和研制新药奠定了理论、实验和临床基础.从细胞及分子免疫角度,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选用先天发病的自发性NZB/NZW F1狼疮模型小鼠,来观测细胞粘附分子的自身变化和药物干预后的改变,国内尚属首次;运用纯中药制剂来了解并探讨对自发性狼疮样动物模型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免疫作用机制,国内外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这一从微观角度来研究探索中医中药的疗效机制,为在中医药领域研究其他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借鉴,并将有助于加速中医学基础、临床和实验研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