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6h】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作者简介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病例的来源、选择、分组

2.2方法

3结果

3.1一般资料比较

3.2基线特征比较

3.3试验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

3.4两组治疗前后疼痛NRS评分比较

3.5两组并发症比较

4讨论

4.1有关基线日期的讨论

4.2有关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意义的讨论

4.3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

综述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保守疗法这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变化情况等的观察,评价它们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引入“基线日期”概念的基础上,采用非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对2006年5月至2007年1月间经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收治住院的无神经症状的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入组原则,分别纳入手术组(15例)、保守治疗组(15例)。设手术组为试验组、保守治疗组为对照组。 记录两组患者基线日期前1天,基线日期后第1天,基线日期后第1、2、3、4、5、6、7、8、12周时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以及试验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自基线日期后第4周开始无显著性差异(P=0.224)。手术组患者疼痛NRs评分从术前1天的5.77±2.62降至术后第1天的2.60±1.95,术前伤椎前缘、中央的高度丢失率分别为27.39±13.71%、30.42±13.97%,术后伤椎前缘、中央的高度丢失率分别为11.28±7.76%、12.48±7.49%,伤椎cobb角从术前16.83±12.14°降至术后的12.28±11.95°,P均<0.01,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迅速而持久,并能显著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促进早期功能恢复;而垫枕辅以功能锻炼、加强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保守疗法,仍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可靠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