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代医家痹证学术思想述评
【6h】

古代医家痹证学术思想述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绪论

1、概述

2、痹证的中医学范畴

3、痹证的西医学范畴

第二部分 历代医家痹证研究汇萃

1、春秋战国、周朝(2700年~公元前221年)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0年)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公元220年~公元907年)

4、五代、十国、辽、南北宋时期(公元907年~公元1279)

5、金元时期(公元979年~公元1368)

6、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7、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

第三部分 述评

1、痹证概念问题

2、痹证的分类

3、痹证的病因病机

4、痹证的治则

5、外痹与内痹的关系问题

6、临证启迪

小结

附:痹证验案选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医药学具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医学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不仅记载着无数医家对中医学术的仁智之见,也蕴藏着极其宝贵的学术经验,是人类文明史上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掘这些宝贵财富,整理、汲取并转化成新的理论及临床新知,不仅使我们在领悟古之圣贤精妙之思、提高中医智慧的同时,也能为今后临床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力量泉源。有鉴于此,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痹证作为研究课题,拟通过对古代医家痹证之学术思想做点探究,以冀获益。
   本研究自《内经》溯源而下,直至清代,历近二千年之沧桑,汇数十家之圣言。从痹证之界定始,旁及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方药等领域,仁智相参,泾渭相引。
   本研究分绪论、历代医家痹证研究汇萃、述评和小结四部分。
   绪论简要地讨论痹证的概念、中西医认识之异同;历代医家痹证研究汇萃主要收集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元四大家、内科名家、温病学派等对于痹证的论述,尽量避其重复,撮其要领,汇其精华;述评部分则重点就痹证之概念、范畴、病因病机、证治及体会等略加述评;最后为小结。
   通过研究,认识到:
   1.痹证学说源于((内经》,指出痹证除有关节及肢体等局部的“游走”或“固定”的“痛”、“冷”、“热”、“挛急”等特征外,并可因犯于不同脏腑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特点;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因此,后世根据《内经》之旨确定痹证的定义为: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痹病又有广义和狭义、外痹与内痹之不同。临床常见的五体肢节痹,是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之风湿病。
   2.痹证的分类:《内经》有依病因之行痹、痛痹、著(着)痹、热痹之分;亦有按五体之筋痹、肌痹、皮痹、脉痹、骨痹之分;更有按五脏六腑之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肠痹、胞痹之分;而众痹、周痹、留痹、食痹之分则从症状特点而类。后世基本上宗《内经》之意而界定,不过,亦有历节、白虎历节、顽痹、旭痹、风痹、气痹、痛风、三焦痹、心包痹、大肠痹等新称。
   3.痹证的病因病机:《内经》主要强调风寒湿热外邪的致病性,亦提出复感后可引起五脏六腑痹。后世则除了认可外邪的致病特点外,并强调内生痰瘀,肝气郁滞,以及气血虚弱、脾胃肝肾不足等内在因素的作用。
   4.痹证的治则:《内经》主要讨论痹证的针灸治疗与原则。《神农本草经》虽载有许多治疗痹证的药物,但《金匮要略》始开后世辨证治疗痹证之先河。仲景所设之方,均是以驱散外邪为主,但微汗法、益气血法、温阳法等驱邪不伤正、扶正祛邪之意已露雏形。《备急千金要方》所创独活寄生汤方开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标本兼顾治则之先河。李士材所谓“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则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不仅首次提出养血驱风的理论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而且指出在驱散外邪的同时,不仅要风寒湿兼顾,更要顾及正气不足,养血、温阳、补脾、补气等治则。较之早期之疏散外邪之治,既不失全面又标本兼顾。
   5.外痹与内痹的关系问题:从《内经》始即有外痹—五体痹和内痹—脏腑痹之说,并分别记载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后世在有所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是孤立对照《内经》原文而忽略了外痹与内痹之间的内在联系。虽骨痹可致肾痹;筋痹可致肝痹;脉痹可致心痹;肌痹可致脾痹。但除要强调五体痹久而不已外,还须注意复感于邪的问题。亦即是,五体痹恙延而久,反复发作难愈后才有可能内舍于脏,产生脏腑痹。二是有风痿痹三者有混淆之虞。因《灵枢·周痹》论述众痹时谓:“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后世便有医家引申为不遂之证,再误同与中风。痹久肢体痿弱不用亦见,故又混同于痿。临床治则并非不可相同,所谓异病同治之说。但三者病本不同,病因、病机、转归、预后皆不相同,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实不能误。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以对代表性医家典籍的整理与学习的过程,不仅对于痹证的病因、病机、证治有了全面且更深的了解,而且也受到以下启迪:
   预防重于治疗:预防重于治疗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预防痹证的发生比既得后治疗更为重要。二是痹证既得之后,依据《内经》五体痹久则易内舍而成五脏痹之疾病传变规律,重视和加强五体痹的治疗,将痹证尽早治愈,不致产生五脏痹之不良转归。而且,在治疗五体痹的同时注意不伤害脏腑正气,抑或是扶助渐弱之脏气亦殊途同归。
   治疗重在变通:从痹证的治疗演变分析,始自《内经》的针灸俞合穴的治疗,继则仲景的方药论治内外兼顾,虽有较大突破,然不足之处还在于祛邪为主。后世的治则虽亦重祛除风寒湿邪祛之治,但重风不落寒湿;重湿不缺风寒;重寒不失风湿。以一为主,兼而顾之。复入清热、通络、祛痰、化瘀、益气、养血、温阳、滋阴、补肝肾,强筋骨、外治等治法,不仅应对临床证情复杂之需,而且更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
   因此,通过该古代医家痹证学术思想研究,不仅对痹证的认识有所提高,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由此及彼,有益于自己中医临床水平的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