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辨证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6h】

中医辨证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青光眼和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1.1病名

1.2症状

1.3病因病机

1.4治疗方法

二、现代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2.1概述

2.2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

2.3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和相关因素

2.4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药物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病例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中西医诊断标准

四、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统计分析

七、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发病机制

二、结果分析

三、中药方解及常用加减中药的作用研究

四、存在问题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1] 视神经萎缩治疗近况

综述[2] 早期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客观检查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2例(35眼)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作为治疗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肝肾不足、气血不足、肝郁气滞、阴虚火旺四种证型,分别予以左归饮加减(补益肝肾)、八珍汤加减(补益气血)、丹栀逍遥散加减(疏肝理气)、知柏地黄汤加减(滋阴清热)进行治疗,以西药甲钴胺治疗作为对照组,在视野方面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在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方面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及不同治疗时间的疗效对比,并进行显效率、有效率的评价。
   结果:1、在视力结果分析中,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视野检查中,治疗后治疗组的平均光敏度增加(p<0.05),平均缺损减少(p<0.05),治疗组在改善视野方面优于对照组;3、在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分析中,治疗组治疗前后P-VEP结果显示P100波的振幅增加(p<0.05),潜伏期缩短(p<0.05);4、在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视野,增加治疗的显效率方面,治疗3个月组比治疗2个月组有更明显的效果(均有p<0.05)。
   结论:在控制患者眼压的情况下(10-21mmHg),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视野改善显著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对照组,而在视力、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上,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说明该治疗方法具有保护视神经,提高患者视功能的作用。并且发现,坚持治疗(3个月)对于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