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化浊中药、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6h】

健脾化浊中药、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理论研究

一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二 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三 健脾化浊中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立论依据

四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 临床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健脾化浊中药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初步临床观察

(二)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二 光动力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1对象和方法

2评价指标及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三 讨论

1结果分析

2结论

四 典型病例

附图

第三章 实验研究—健脾化浊中药对于实验性CNV影响的研究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附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造成的黄斑部病变是目前一类常见的难治性眼病。CNV所引起的出血、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epithelium,RPE)脱离及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以致最终的瘢痕形成是导致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ntral exduative chorioretinopathy CEC)、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myopia)、眼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眼弓形体感染、眼钝挫伤、医源性脉络膜破裂等CNV性疾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该类CNV性疾病的一种新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已逐步推广应用.目前认为PDT治疗CNV性疾病主要机制是:注入机体内的光敏剂特异性地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而较多滞留于CNV管腔中,在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发生光化学反应杀伤CNV内皮细胞而导致CNV封闭,阻止或减少了血液成分的渗漏,从而控制CNV对光感受器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但PDT不能从根本上杜绝CNV的发生,因而存在着对CNV的治疗不彻底,不能使之长时间完全消失,也不能产生远期视力改善等缺点。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黄斑病变与脾密切相关,黄斑疾病的辨证应从脾入手。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是黄斑病变的发病基础,是为本;水湿内生、痰瘀互结是其基本的病理改变,是为标。因此,临床诊治黄斑病变时,健脾、益气为治本之法,利水渗湿、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为常用治标之法。我们曾使用健脾化浊中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开展PDT治疗CNV性疾病的八个中心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虽然近年来CNV性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的中西医治疗方法逐步出现,但是PDT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中药的确切治疗作用不能肯定,其它治疗方法尚未成熟,为此而开展本研究工作。
   本次研究目的:
   1.观察PDT联合健脾化浊中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2.以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为模型,观察健脾化浊中药对CNV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探讨健脾化浊中药对CNV的作用机理,为中药治疗CNV性疾病提供一定依据。
   研究方法:
   1.分析总结中医及现代医学对于CNV性疾病的机理及治疗进展,尤其是中医对于CNV性疾病及其局部病理改变的认识和对策。
   2.对已开展的PDT及健脾化浊中药治疗CNV性疾病的工作进行总结,取得经验。
   3.以联合健脾化浊中药干预下的PDT组为治疗组,以单纯PDT组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检查确诊的33例黄斑部CNV患者34只患眼行PDT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的临床资料。光动力学治疗方案参照TAP制定的标准,其中中药干预组18例18只眼,PDT组15例16只眼,以视力、FFA和OCT检查结果为观察指标,评价健脾化浊中药对于PDT治疗后CNV转归的影响。
   4.成年BN大鼠18只36眼。其中健脾组6只12眼,三七组6只12眼,空白对照组6只12眼。采用成熟的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各组大鼠双眼均造模。实验前15 min大鼠腹膜内注射5%水合氯醛溶液5.0ml·kg-1,双眼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检查双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双眼结膜囊内滴0.2%卡波姆滴眼液适量后,眼前放置-53 D的接触镜,用氪激光(647 nm)光凝视网膜每个象限均匀分布8-10个激光点,距离视乳头1~2 PD。输出功率360 mw,光斑直径50μm,曝光时间0.05 s。光凝后三天开始给药,实验组每日灌服健脾化浊中药颗粒剂(15.99g生药/kg鼠重)、对照组每日灌服三七颗粒剂(0.9g生药/kg鼠重)水溶液,空白对照组每日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30天后经5%水合氯醛溶液过量麻醉处死动物,立即摘除眼球,置10%酸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小时,经70%、80%梯度乙醇脱水后取材,再经95%乙醇、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厚度5um。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拍照记录。并对CNV发生的面积和最大厚度进行测量比较。
   统计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
   结果:
   联合健脾化浊中药干预下的PDT组为治疗组,以单纯PDT组为对照组。临床治疗后1月和3月,两组视力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FFA显示中药干预组的病灶最大线性距离(GLD)明显小于PDT组(P<0.05);OCT显示治疗后1月和3月中药干预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CNV复合体的厚度均小于PDT组(P<0.05)。
   动物实验中,在CNV发生面积和最大中央厚度方面,健脾组均优于三七组和空白组。健脾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减少CNV厚度上无明显差异,而在减少CNV面积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三七组与对照组比较:CNV厚度和面积均有显著差异(p<0.05);健脾组与三七组比较,CNV面积和厚度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健脾组优于三七组。在光镜下组织病理学方面,健脾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比三七组和空白组明显减少,神经纤维层无显著改变。
   结论:
   PDT联合健脾化浊中药可以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萎缩,有利于维持PDT作用的稳定性。
   动物实验证明健脾化浊中药对于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