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时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6h】

不同时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部分 中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概述

1西医治疗现状

2中医药治疗现状

2.1辨证论治

2.2中药制剂治疗

2.3针灸治疗

3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2病例入选标准

1.3病例排除标准

1.4剔除标准

1.5一般资料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2.2观察项目及方法

2.3统计学处理

3治疗结果

3.1临床疗效评定依据

3.2临床疗效观察

4讨论与体会

4.1中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4.2针刺方法的选用

4.3现代医学的对脑梗死的认识

4.4针刺介入时机的选择

4.5评估方法的选用

4.6不同时期针刺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4.7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明确疗效,探讨针刺介入脑梗死治疗的时效关系。方法:以针刺的干预时间为突破口,合格脑梗死病例随机分成3组,两组分别于病程第3天(针灸治疗I组)、第10天(针灸治疗II组)开始介入针灸治疗(每组20例),选穴以督脉经人中,百会,大椎,风府为主穴,配合患侧阳明经合谷、曲池、足三里、丰隆治疗,另予非针刺药物对照组比较;以《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十五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评定(临床病损水平评定),并用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病残程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均下降,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针灸治疗I、II组皆低于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I组低于II组;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Barthel指数):治疗后各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3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针灸治疗I、II组皆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I组高于II组;③临床疗效:针灸治疗I组总有效率为95%,(其中20%基本痊愈,65%疗效显著,10%有进步),针灸治疗Ⅱ组总有效率为85%,(其中10%基本痊愈,60%疗效显著,15%有进步),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其中45%疗效显著,30%有进步);经统计学分析,3组治疗后疗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灸治疗I、II组皆优于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I组优于II组。结论:针灸介入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于病程第3天介入针灸治疗比病程第10天疗效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