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经通督手法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效应的研究
【6h】

疏经通督手法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效应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流行病学情况

2.发病机制

3.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脑卒中偏瘫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4.1 中医中药治疗

4.2 针灸治疗

4.3 疏经通督疗法

5.脑卒中的现代康复技术治疗

5.1 脑卒中的康复目标

5.2 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本病的机制

5.3 现状康复治疗本病的基本模式

5.4 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

5.5 康复治疗的强度

5.6 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

5.7 脑卒中相关的康复治疗技术

6.我们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一般情况

3.3 治疗方案

3.4 注意事项

4.疗效评定

5.统计学处理

6.结果

6.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

6.2 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

6.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

7.讨论

7.1 脑卒中

7.2 疏经通督疗法

7.3 Bobath疗法

7.4 疏经通督疗法与Bobath疗法相结合

7.5 结果评价

7.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疏经通督手法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化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方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1.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Bobath疗法)、对照组B(疏经通督手法)、对照组C(疏经通督手法结合Bobath疗法)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结束后参与统计的各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Bobath疗法。早期保持正确卧位,患侧肢体各关节及肩胛带的被动运动,健患侧翻身训练、双桥和单桥练习,腕关节及踝关节背伸牵张训练等;患者能坐起后进行床边健患侧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训练、站位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对出现痉挛性瘫痪患者采取抑制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训练;对恢复阶段的患者强调精细运动训练。B组,疏经通督疗法。采用疏经通督手法策略,先行沿经络循行做头部、上下肢、背部按摩,采用滚、揉、拿、捏、摇动关节等手法,配合循经点穴;重点治疗患肢,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柔性的按摩手法使其放松。后对于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进行重点治疗,采用弹拨,滚动等手法。C组,疏经通督手法结合Bobath疗法。将疏经通督的手法与Bobath疗法相结合,先采用疏经通督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15分钟,缩短了部分手法重复次数,然后进行Bobath疗法治疗30分钟。以上治疗均每周连续6天,每天上午下午各锻炼45分钟,休息1天,连续治疗四周。3.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4周的神经缺损功能积分(中国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
   结果:1.治疗前三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表明三组样本来自于同一个整体,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三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各项指标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
   1.通过神经缺损功能积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证明,疏经通督疗法与Bobath疗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分别单独使用疏经通督疗法和Bobath疗法(P均<0.05),是临床上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优化治疗方案。
   2.疏经通督疗法与Bobath疗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增加治疗靶点,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节约治疗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