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及中医证型预后的评估价值
【6h】

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及中医证型预后的评估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胰腺炎床边严重指数(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Ranson评分及Balthazar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CTSI)三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论证BISAP在评估病情方面的可行性和优势,并以此来研究AP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指导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善中医症情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搜集2010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住院的共1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方法,对所有AP患者进行BISAP、Ranson、CTSI评分,比较三种评分标准对AP患者病情住院天数、禁食天数及腹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比较三种方法对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能力。运用中医理论将所有AP患者分为五个证型后,比较各个证型患者的BISAP、Ranson、CTSI评分,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结果:三种评分标准的SAP和MAP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ISAP评分标准与患者的住院时间、禁食天数、腹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相关;BISAP评分在评估AP病情严重程度时具有优势,在评估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死亡结局上具优势,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AUC分别为0.863、0.942,与其它两种评分标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测局部并发症的能力较弱;Ranson侧重于预测全身并发症的发生,CTSI预测局部并发症的效果较好;BISAP≥3分时预测死亡结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其它评分标准高;在AP的中医证型发生率中肝胆湿热型最高,达41.46%,其次是肝郁气滞型和脾胃实热型;各种中医证型SAP组与MAP组的BISAP评分都存在差异(p<0.05),瘀热互结型和腑闭血瘀型的三种评分结果均较另外三种证型高,提示预后不佳。脾胃实热型在常见证型中的SAP组评分最高。
   结论:BISAP评分是临床评估AP病情的有效指标,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效果较好,但预测并发症时较其它评分无明显优势;不同中医证型的AP患者BISAP评分存在差异,MAP以肝郁气滞型和脾胃实热型为主,SAP以肝胆湿热型、瘀热互结型和腑闭血瘀型为主,且后两者的预后较差;在常见证型中,BISAP对预后的评估能力较好,且脾胃实热型的SAP组患者预后可能相对不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