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伤寒论》瘀、热、毒证治理论探讨抗炎宝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6h】

基于《伤寒论》瘀、热、毒证治理论探讨抗炎宝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肿瘤发病机制与瘀、热、毒相关性探讨

第一节 瘀、热、毒与肿瘤

1 瘀、热、毒病理相关

2 热与毒邪致肿瘤机制

3 瘀与毒邪致肿瘤机制

4 毒邪致肿瘤机制探讨

第二节《伤寒论》瘀、热、毒相关证治理论探讨

第二章 清热、化瘀、解毒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应机制研究

第一节 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1 肿瘤细胞MDR机制研究

2 肿瘤细胞MDR逆转研究进展

第二节 抗炎宝加昧丸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效应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热邪,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热能蕴毒、瘀血蕴久亦可化毒,从而形成热瘀毒交夹的病理状况。因此也增加了疾病的急骤性,缠绵性和疑难性。治疗方面,既要热毒瘀三者并治,又需分清其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寻因隶本,抓主要矛盾。
   热灼津液,津液停留而成痰浊,血行被遏而成瘀血,层层相固,凝聚成块,日以积大,形成癥瘕、肿块、结节等。瘀热毒交结,有形成积聚、癥瘕的病理特点。
   伤寒论中存在对热邪,瘀血、毒邪三种病邪及其之间密切相关的大量阐释,并运用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本课题理论探讨发现热邪、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瘀热毒交结是形成积聚、癥瘕的重要病机。同时,热邪、瘀血、毒邪与肿瘤病理进程中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此外,本课题进一步探讨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原因及病理机制。对当前肿瘤多药耐药的治疗现状进行了梳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多药耐药机制是多方面的,目前已知的肿瘤多药耐药主要机制有药物隔离外排,如P-糖蛋白(P-gp)的高表达;药物代谢,如谷胱甘肽转移酶解毒作用增强;药物靶位点改变,如拓扑异构酶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调控,如野生型p53基因的缺乏或突变等。
   目前,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主要有三种措施:西药逆转、基因治疗及中药逆转。西药逆转剂由于毒副作用大、疗效不肯定,还不能推广到临床进行大规模应用;基因治疗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水平,没有临床研究报道,离临床应用尚有时日;而中药恰好相反,药性缓和,毒副作用小,且较多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对化疗具增效减毒作用,因而可能从中药中找到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
   基于此,本课题研究选取人胃癌普通细胞株SGC7901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其中SGC7901/DDP细胞是通过逐量顺铂(DDP)诱导而成,对DDP有较明显的耐受性,能在含0.5mg·L-1顺铂的培养液中持续增殖,且对阿霉素、长春新碱均产生明显耐药,具有显著多药耐药特征。本实验用MTT法测定普通株SGC7901细胞及其耐药株SGC790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DDP治疗SGC7901的IC50为0.326mg·L-1,SGC7901/DDP细胞的IC50为1.571mg·L-1,其对DDP的耐受性是SGC7901细胞的4.82倍,表明SGC7901/DDP细胞对DDP有较明显的耐受性,符合耐药细胞株特点,说明本研究已成功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模型。进而经900抗炎宝加味丸干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测定研究发现,当KYB在培养体系中的浓度为1×10-5g·ml-1时,SGC7901及SGC7901/DDP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1.49%和94.26%,即在此剂量时KYB对SGC7901和SGC7901/DDP细胞无明显毒性。因此,确定以1×10-5g·ml-1作为KYB非细胞毒性药物浓度,在此浓度下观察KYB干预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效应及其机制。
   当1×10-5g·ml-1KYB与DDP协同作用时,DDP干预SGC7901/DDP细胞的IC50下降为0.374mg·L-1,耐药倍数显著降低,表明KYB可降低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存活率,增加其对DDP的敏感性。且KYB对普通细胞株SGC7901亦有增敏作用,增敏倍数为3.02。
   为进一步明确KYB实现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应机制,本课题研究着眼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键环节P-gp过度表达开展相关研究。肿瘤多药耐药过程中P-gp过度表达可导致抗肿瘤药物外排增加,使细胞内药物蓄积减少。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GC7901细胞内DDP平均荧光强度为1035.71,SGC7901/DDP细胞内DDP荧光强度为327.76,较SGC7901细胞低3.16倍(p<0.05);SGC7901细胞P-gp表达阳性率为10.81%,SGC7901/DDP细胞P-gp表达阳性率为44.21%,明显高于普通细胞株(P<0.01),说明SGC7901/DDP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及细胞内DDP含量的降低与P-gp表达增高所致的细胞内药物隔离外排有关。而研究中以900抗炎宝加昧丸干预后,SGC7901/DDP细胞内DDP荧光强度有干预前的327.76增加为658.79,且SGC7901/DDP细胞P-gp表达由44.21%降低为15.41%,表明KYB确实可显著降低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内P-gp表达,拮抗细胞内抗肿瘤药物DDP的外排。这可能成为900抗炎宝加味丸抗肿瘤过程中实现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效应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