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式的临床研究
【6h】

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式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肛痈的认识

1.1.1 肛痈病因病机

1.1.2 肛痈辨证分型

1.1.3 肛痈治疗

1.1.4 肛痈置管引流的历史沿革

1.2 现代医学对肛周脓肿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肛周脓肿的常见分类

1.2.3 肛周脓肿的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

1.2.4 肛周脓肿诊断的研究现状

1.2.5 肛周脓肿的治疗研究现状

1.2.6 肛周脓肿的负压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

2.1.2 一般资料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2 病例筛选分组及治疗方案

2.2.1 病例筛选

2.2.2 病例分组

2.2.3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2.3.1 疗效

2.3.2 切口的长度

2.3.3 术后换药疼痛积分

2.3.4 创面愈合时间

2.3.5 肛门失禁评分

2.3.6 复发率及成瘘率

2.3.7 随访方法及时间

2.5 统计与数据处理

2.5.1 疗效比较

2.5.2 切口长度比较

2.5.3 术后换药疼痛积分

2.5.4 最终愈合时间

2.5.5 肛门失禁评分

2.5.6 术后3月及6月腔内B超复查记录成瘘率及复发率

第三部分 讨论

3.1 肛周脓肿目前治疗存在的不足

3.2 导师的继承与改进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 本术式的优势

3.5 本术式操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3.5.1 切口的处理

3.5.2 脓腔及内口的处理

3.5.3 便携式负压机负压值得选择

3.5.4 脓腔的冲洗与拔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高位肛周脓肿置双腔管主动引流、负压治疗,与单纯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引流术式比较,观察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探索一种远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的方法,选择经腔内超声诊断为高位肛周脓肿病例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通过置双腔管主动引流、负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引流。在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的情况下观察:1.疗效;2.切口的长度;3.术后2~7天换药疼痛VAS评分积分;4.最终愈合时间;5.术后1、3、6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积分;6.术后1、3、6月腔内B超复查记录成瘘率及复发率。
  结果:随访半年,研究组2例复发,3例形成肛瘘,平均切口长度3.22±0.94cm,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60±4.10天,术后2~7天换药疼痛VAS评分积分平均15.55±3.98分,术后1、3、6月肛门失禁评分积分0.05±0.22分。对照组3例复发,5例形成肛瘘,平均切口长度7.53±2.22cm,创面愈合时间平均53.80±10.51天,术后2~7天换药疼痛VAS评分积分平均30.85±3.12分,术后1、3、6月肛门失禁评分积分平均0.95±1.23分。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复发成瘘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肛门失禁评分、复发复杂性肛周脓肿及复杂性肛瘘几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置双腔管主动引流、负压治疗,具有切口小、痛苦少、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保护好、复发复杂性肛周脓肿及复杂性肛瘘几率低等优势,为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好的术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