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
【6h】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假性球麻痹的认识

1.1 假性球麻痹的病因

1.2 吞咽障碍的病理机制

1.3 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1.4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假性球麻痹的认识和治疗

2.1 病因病机

2.2 证型

2.3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2 治疗及疗效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观察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病例收集

3.2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比较

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吞咽疗效评分值改变量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方案选择

1.1 “醒脑开窍”针法

2 疗效评价的选择

3 本研究结果分析

4 针剌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机理探讨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 今后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患者均为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双侧风池、翳风、完骨穴;对照组加用廉泉、双侧夹廉泉(位于廉泉旁开0.5寸)。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5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洼田饮水实验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等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证明醒脑开窍针法与传统针法对吞咽障碍均有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t<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症状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症状改善方面醒脑开窍针法优于传统针法。治疗组痊愈5例(占总体16.67%),显效11例(占总体36.67%),有效9例(占总体33.3%),无效5例(占总体16.67%),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痊愈1例(占总体3.33%),显效9例(占总体30%),有效13例(占总体43.33%),无效7例(占23.33%),总有效率76.76%,统计学数据处理,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传统针法对于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均有疗效;醒脑开窍针法对吞咽困难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