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6h】

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 藿香正气散的源流演变

第二部分 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概况

1.内科

1.1 胃肠型感冒

1.2 急性肠胃炎

1.3 腹泻、痢疾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

1.5 肠易激综合征

1.6 其他

2.儿科

2.1 腹泻

2.2 其他

3.妇科

3.1 外阴炎及阴道炎

4.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藿香正气散证治规律研究

1.方法

1.1 资料整理

1.2 统计方法

1.3 方证筛选方法

2.结果

1.1 一般情况(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

1.2 病因

1.3 病种

1.4 证型

1.5 症状

1.6 舌脉

1.7 汤剂的药物加减及用量

1.8 成方制剂应用

1.9 成方制剂不良反应

3.讨论

3.1 藿香正气散所治病证特点

3.2 藿香正气散证的病机特点

3.3 藿香正气散用量及加减变化

3.4 不同剂型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藿香正气散是燥湿和胃的代表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除汤剂外,尚有诸多成方制剂。临床的应用广泛,在新加坡家喻户晓,常用于治疗腹泻。为阐明其临床应用规律,本论文收集整理了有关临床文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方、提高疗效提供的帮助。
  收集近30年公开发表于各中医药期刊的有关藿香正气散的临床报道,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将其资料进行整理,按中医病名、西医病名、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因、证型、症状、舌象、脉象、药名、用量、加减、成方制剂应用、不良反应等分类,收索关键词并作频数统计分析。参照统计结果,运用中医理论,分析探讨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规律。
  结果显示,藿香正气散在临床应用的总有效率约为95%,其中痊愈与显效各占约4成。所治病证的男女患者比例约2∶3,六岁以下的儿童占9成,好发季节是秋季,病种以胃肠道疾病为首,约有三分之二的病人有腹泻症状。其方证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以发热、腹胀、腹痛、恶心为次要症状,以头痛、纳差、恶寒、鼻塞、胸膈满闷、身痛、咳嗽、肠鸣、口淡等为参考症状,舌脉主要为舌淡或淡红,苔白腻或白,脉濡缓、濡或浮。方证的病机特点为湿滞中阻,兼风寒外束。表里同病,以里证为主。其病位重心在脾胃,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多用于治疗外感兼内伤所致的实证或本虚标实之急证。其病证可仅表现为里证,亦可为表里同病。虽然临床应用藿香正气散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皮肤等诸科疾病,但所治证候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临床作汤剂时,加味药物的前三类为利水渗湿药、化湿药和消食药,单味药如车前子、泽泻、白豆蔻、苍术、神曲以及山楂等;最常从原方减去的药物为大枣、生姜和桔梗;方中药物的用量通常大于原方散剂,多取常规用量而不遵偱原方的用量比例。在成方制剂中,藿香正气水使用最为普遍,不良反应以酊剂为主。给药途径有四种,以口服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