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缝合修复椎间孔镜术后破损纤维环模型对椎间盘力学特性的影响
【6h】

缝合修复椎间孔镜术后破损纤维环模型对椎间盘力学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1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1.1.2 椎间盘退变与“肝主筋”论治的理论溯源

1.1.3 祖国医学对于腰痛病的治疗方法

1.2 现代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研究

1.2.1 腰椎问盘突出症病理改变的解剖基础

1.2.2 腰椎问盘突出症最有发展潜力的治疗方式

1.3 椎间盘修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提出假说

第二部分 模拟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破损纤维环缝合修复的实验研究

2.1 离体实验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生物力学测定方法及观察指标

2.2 体内实验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描述性分析

2.3.2 差异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3.1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对椎间盘的影响

3.2 外科方式修补纤维环的途径

3.3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破损纤维环模型的建立

3.4 不同缝合方式修复破损纤维环模型的力学特性差异

3.5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十分常见有效的手术,可是伴随而来的髓核再突出和椎间盘退化加速这两个并发症又十分棘手,大多数学者认为椎间盘完整性破坏是原位再突出的主要原因。Cauthen研究证明直接缝合重建纤维环结构可以防止髓核突出,但是缺乏实验数据证明纤维环是否有力学特性改变或是改善椎间盘退变情况。本实验通过针刺苏中猪腰椎间盘来建立纤维环破损的模型,通过负荷测试来比较复杂缝合组和其他分组对破损纤维环修复后的产生的力学变化。
  目的:
  (1)模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后椎间盘破损模型,离体及活体实验观测缝合纤维环生物力学改变及纤维环愈合情况。
  (2)观测一种新缝合方法是否可以促进术后破损椎间盘愈合和生物力学改变,将简单缝合的方法与复杂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差异。根据结果分析微创器械下一针简单缝合是否具有理论意义。
  方法:
  选择六头九月龄雌性苏中猪,对L2-6共24个椎间盘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复杂缝合组(C组)、简单缝合组(D组)。B、C、D组在暴露椎管结构后,根据出口神经位置确定椎间盘位置,插入2.5mm克氏针,刺入深度控制12mm,停留时间3分钟后拔出克氏针,A组暴露后不破坏纤维环结构,作为假手术组。B组造模后不处理破损的纤维环结构,C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改良铰合法缝合纤维环,D组使用普通外科缝合方式一针缝合破损纤维环缺口。C、D组均使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固定缝线两端,在50N均匀拉力下完成四个外科结,保证打结齐同性。将四组处理完的样本固化后,使用电子万能机测量记录负荷下的受力-位移数据,使用分析软件测量泄漏压力情况,判断四组情况下力学特点。
  结果:
  (1)加载负荷后, B、C、D组均可见从造模形成的破损纤维环缺损处泄漏的髓核组织,A组可见椎间盘高度丢失,髓核从挤压破裂的纤维环四周溢出。
  (2)加载负荷后,C、D组未见缝合线的断裂或滑结,缝线外观良好。
  (3)力学检测显示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复杂缝合组(C组)、简单缝合组(D组)均在髓核漏出时发生明显的曲线陡峭,可以使用软件确定泄漏时的负荷压力值。
  (4)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复杂缝合组(C组)、简单缝合组(D组)与对照组(B组)组间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泄漏压力明显高于B组。
  (5)简单缝合组(D组)与空白组(A组)组间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泄漏压力明显小于生理状况下纤维环破损时压力;复杂缝合组(C组)与空白组(A组)组间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不能说明改良式缝合方式与生理状况纤维环泄漏压力相当,当数值上明显优于剩余两组。
  (6)复杂缝合组(C组)和简单缝合组(D组)组间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原位破损纤维环再破裂的负荷压力值明显高于D组。
  结论:
  (1)纤维环损伤会导致轻微负荷情况下椎间盘内髓核的突出。
  (2)改良式铰合法可以为椎间盘提供更好的力学稳定性,与简单缝合组相比能抵抗更高的轴向负荷而不破裂。
  (3)简单缝合方式也能明显改善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且操作更加方便。
  (4)两种缝合情况下均未出现缝线断裂或滑结,单股聚甘醇碳酸可吸收缝线可用于维持缝合纤维环上的遗留缺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