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A关于左冠脉分叉与左冠粥样斑块及中医辨证相关性的研究
【6h】

CTA关于左冠脉分叉与左冠粥样斑块及中医辨证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冠脉分叉病变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认识

1.1 分叉处血液流变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1.2 冠状动脉分叉与粥样硬化的关系

1.3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及类型

1.4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评估

2.CTA检查在冠状动脉分叉方面的价值与现状

2.1 CTA的特点

2.2 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分叉研究中的价值

2.3 冠状动脉CTA关于分叉的研究进展

3.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处理

1.4 测量方法

2.统计方法与数据

2.1 左冠分叉角两组对照独立样本t检验

2.2 左冠分叉数目与左冠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3 胸痹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冠分叉及病变血管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1.结果

2.讨论

3.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64排128层CTA研究左冠状动脉分叉角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照的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在本科室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资料。采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诊断资料,其中CTA检查阴性的病例61例设为对照组,CTA检查阳性的病例99例设为研究组,并对其中44例住院诊断为胸痹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的研究。利用飞利浦工作站软件进行后处理,对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度、斑块的性质及部位以及分叉病变数目进行观察和统计。由一名副主任医师先进行试验性测量,对测量方法进行规范,减少误差。再由2名医师进行重复测量,结果取均数。44例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由2名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对所有检查数据进行记录、分类、归纳,计量资料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20进行统计。差异检验利用t检验,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1、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检验,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上差别。两组病例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大小存在差异,p<0.001。2、其中99例阳性组患者中左冠脉及分支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包括各种成分的斑块。本组病人中LAD/D处的病变最多。在本组左冠及分支有斑块的患者中,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左冠血管分叉与左冠脉粥样斑块数目相关系数0.254,p=0.011(p<0.05)。3、将病变组中中医明确诊断为胸痹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与病变支数、分叉病变数目做Spearman相关分析,分叉病变数目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系数为0.253,统计分析的p值为0.098;病变血管数目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系数为0.342,p值为0.023(p<0.05)。
  结论:CTA对于评估冠状动脉分叉角及分叉角度的能力较强,可准确判断分叉角度的大小及分叉病变、钙化灶形成情况,进而到达病情评估及治疗治疗的价值。左侧冠状动脉BA的大小与左冠粥样斑块的发生和位置有密切关系。而左冠分叉数目越多,左冠越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从而表明左冠状动脉分叉与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斑块形成具有紧密的联系。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冠病变侵犯血管数目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