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厦深高铁粤东段GSM和TD-SCDMA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6h】

厦深高铁粤东段GSM和TD-SCDMA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概述

1.1 前言

1.2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主要问题

2.1 多普勒效应影响

2.2 列车高损耗影响

2.3 高速移动对小区选择、重选、呼叫和切换的影响

2.4 位置更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网与专网组网形式比较

3.1 公网与专网比较

3.2 专网与公网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场景下GSM方案设计

4.1 高速移动通信设计目标

4.2 多普勒频移校正

4.3 高穿透损耗解决办法

4.4 高速移动通信的传播模型及链路预算

4.4.1 传播模型

4.4.2 链路预算

4.4.3 覆盖半径预测

4.5 话务模型分析

4.5.1 列车语音话务模型

4.5.2 列车数据话务模型

4.5.3 信道配置方案

4.6 天线选择

4.7 频率规划

4.8 高速移动对GSM系统通信过程影响分析及解决方案

4.8.1 高速移动对通信过程的影响

4.8.2 共小区解决方案

4.8.3 小区参数设置

4.8.4 切换参数设置

4.9 位置区规划

4.10 组网方案

4.10.1 宏站建设方案

4.10.2 直放站建设方案

4.11 隧道覆盖方案

4.11.1 短隧道覆盖

4.11.2 长隧道覆盖

4.11.3 连续隧道覆盖方案

4.11.4 隧道内切换

4.12 车站覆盖方案及专网与公网之间的衔接

4.1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场景下TD-SCDMA方案设计

5.1 设计目标

5.2 多普勒频偏的影响

5.3 车体损耗的影响

5.4 传播模型分析

5.4.1 上行链路预算

5.4.2 基站接收机噪声功率

5.5 业务模型分析

5.6 天线选择

5.7 频率规划和码规划

5.7.1 异频组网

5.7.2 同频组网

5.7.3 N频点技术

5.7.4 码规划

5.8 高速移动对TD-SCDMA系统通信过程影响分析

5.8.1 小区选择和重选

5.8.2 寻呼

5.8.3 切换

5.8.4 呼叫

5.9 专网组网建设方案

5.9.1 已建宏站采用方案

5.9.2 新建宏基站建设方案

5.9.3 新建BBU+RRU共小区方案

5.9.4 直放站方案

5.10 隧道覆盖

5.10.1 短距离隧道覆盖

5.10.2 中长距离隧道覆盖

5.11 公网与专网衔接规划

5.11.1 公网与专网切换规划

5.11.2 公网与专网切换网优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深GSM和TD-SCDMA覆盖方案

6.1 厦深高铁粤东段概述

6.2 组网方式

6.3 站型设置及站址选择

6.4 建设规模

6.5 配套方案

6.5.1 机房配套方案

6.5.2 杆塔配套方案

6.5.3 天馈线配套方案

6.5.4 电源及防雷接地配套方案

6.5.5 传输方案

6.6 共建共享思路

6.7 投资估算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移动电话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沿途无线覆盖出现了许多新技术问题点,本文分析了高铁移动通信产生多普勒频移、切换频繁、位置更新等高速移动通信所出现的新技术难点,针对各种技术难点、无线场景进行针对性分、研究,解决了铁路提速后出现的接通率低和掉话等现象,通过制订沿线移动基站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延长小区的驻留时间、增大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范围等措施,对现有GSM网络、TD-SCDMA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网络质量,并结合厦深高铁汕头段的无线环境规划了厦深高铁汕头段GSM网络、TD-SCDMA网络发射点和组网结构,提出包括移动网络、天馈线、杆塔、电源等全面建设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