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掺杂载流子产生单元及其叠层和倒置OLED
【6h】

非掺杂载流子产生单元及其叠层和倒置OLED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因为具备驱动电压低、灵活性高、效率高、可大面积柔性制备等特点,引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是继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但考虑到工业化生产,传统的OLED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器件的亮度低、寿命短等。基于这些问题,近年来,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TOLED)和倒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nver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IOLED)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是,由于现存的载流子产生单元大多数是掺杂的,其制备工艺复杂、重复性差、驱动电压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IOLED的电子注入层多依赖于阴极势垒的功函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非掺杂载流子产生单元并对其进行研究,将其运用在叠层和倒置OLED中,从而实现高效的目的。 1、提出了使用非掺杂结构LiF/AL/HAT-CN作为载流子产生单元,蒸镀方法制备叠层蓝色磷光和白光器件,分析了载流子的产生过程和产生机理。对中间层AL的厚度进行了优化,结合其透射率及C-V特性,从而得到当AL的厚度为5nm时候,器件的性能达到最优。对比传统器件性能,其电流效率分别为53.1cd/A和94.9cd/A,是单层器件的2.1倍和1.9倍。相比掺杂的载流子产生单元,LiF/AL/HAT-CN具有制备简单、重复性高、效率更高等优点,为以后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研究基础。 2、为了得到最优的器件结构,首先将载流子产生单元LiF/AL/HAT-CN中的HAT-CN替换为MoO3,使用LiF/AL/MoO3作为连接层,同样使用蒸镀方法制备蓝色磷光器件。然后使用有机材料Liq代替无机材料LiF,避免了因LiF蒸镀温度高造成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再次优化了中间连接层Liq/AL/HAT-CN的厚度,分析了中间连接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中发现,当Liq厚度为3.5nm时,其叠层蓝光器件的电流效率达到48.5cd/A,这和传统器件相比,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基于非掺杂载流子产生单元LiF/AL/HAT-CN的电荷产生能力,将其运用至倒置结构中。在倒置结构中,使用HAT-CN/AL/LiF做电子注入层,结合其电荷产生机理设计出合适的器件结构,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倒置荧光器件。同时,又使用此电子注入层分别制备了掺杂和非掺杂的蓝色磷光器件,其中,掺杂的倒置蓝色磷光OLED的电流效率可以达到29.4cd/A,对比普通的倒置器件,其不依赖于阴极的功函数,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为推动未来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