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低涡移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
【6h】

西南低涡移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西南低涡简介

1.2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

1.3研究意义和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资料、方法及低涡确定条件

2.1资料说明

2.2方法说明

2.3西南低涡的统计方法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西南低涡移动因子的研究

3.1低涡环流形势的合成分析

3.2低涡移出因子的研究

3.3低涡移动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3.4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西南低涡移出次数日变化差异及其原因

4.1低涡移出时的环流特征

4.2低涡移出时的涡度、温度平流场特征

4.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与低涡移出日变化的关系

4.4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全文总结

5.1全文总结

5.2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1951~2005年NCEP/NCAR再分析的一日四次高度场、风场资料,改进西南低涡的统计方法,分离出西南低涡生成、发展和东移的独立过程,并统计出每年低涡东移的次数和西南低涡移出次数的日变化。在此统计基础上,研究西南低涡的移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通过对比移出的低涡和不移出的低涡,发现在对流层中层低涡源地附近的高度场、涡度平流场,对流层低层的温度平流场、散度场,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东亚夏季风系统以及青藏高原的热力状况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1.当500百帕四川上空有低槽移过时,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引起低涡前方的上升运动,槽后的负涡度平流引起低涡后方的下沉运动,有利于低涡的移出:当低槽较浅,且较为偏北时,槽前后的正负涡度平流较弱,不利于低涡的移出。 2.850百帕上,当低涡的前部为暖平流,后部为冷平流时,有利于低涡的移出;当涡区全部被冷平流控制时,不利于低涡的移出。 3.在低层散度场上,低涡移出时,低涡以东都为辐合区;低涡不移出时,低涡东部为辐散区。 4.低涡移出时,西南低空急流西风分量较大,急流轴左侧的正涡度大值区得以延伸到低涡前方,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负涡度大值区在低涡前方发生耦合;低涡不移出时,西南低空急流西风分量较小,其左侧的正涡度区局限在四川境内,同时高空急流略有偏北,使得耦合区位于涡区偏后的地方。 5.当东亚夏季风较强,副热带高压偏北时,低涡不易移出;当东亚夏季风较弱,副热带高压偏南时,低涡比较容易移出。 6.当青藏高原较热时,低涡源地西风较弱,不利于低涡移出;当青藏高原较冷时,低涡源地西风较强,有利于低涡移出。 其中的东亚夏季风系统和高原的热力状况还影响到低涡东移次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在低涡移出的日变化方面,这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时间序列与西南低涡白天和夜间移出次数的时间序列的关系中也可以得到体现,产生于青藏高原东侧的日变化热力纬向环流则是导致低涡在夜间移出远远多于白天移出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李煜;

  •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学科 气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闵锦忠;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425.42;
  • 关键词

    移动特征; 低涡移动; 季风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