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
【6h】

基于GIS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课题来源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

第二章 淮河流域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2.1 问卷设置和数据获取

2.2 影子价格法

2.3 自愿付费法

2.4 节省费用法

2.5 国家投入法

2.6 研究结论及对比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3.1 引言

3.2 样本数据处理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和权重

3.4 指标计算和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层次法的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4.1 引言

4.2 属性层次模型

4.3 公众气象服务评价构建

4.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5 模糊层次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对比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密切值法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5.1 引言

5.2 基于改进的密切值法模型建立

5.3 构建虚拟最优点和最劣点

5.4 密切值计算

5.5 基于四项指标密切值计算

5.6 基于十项指标密切值计算

5.7 小结

第六章 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引言

6.2 系统设计目标

6.3 系统总体设计

6.4 GIS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作用

6.5 系统实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气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摆在许多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国内外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现状,掌握国内外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现有的数据获取淮河流域内的气象评估所需数据,包括根据已有栅格地图数据或不规范地图数据制作符合国家标准的1:25万淮河流域数字化地图数据;根据全国范围内的网上调查数据精确地筛选出淮河流域内的数据,并获取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所需数据。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2)研究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共性方法和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评估方法,研究气象服务效益的共性评价模型。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相应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主要从数学模型、信息管理与系统应用等方面,构建技术支撑体系。
   重点研究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包括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影子价格法、节省费用法、自愿付费法和国家投入法等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法和改进密切值法等定性评估方法,并把相应的社会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纳入到相应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中,对淮河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
   (3)开发面向淮河流域各部门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信息发布系统,用以指导气象服务工作的结构优化、重心调整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等。本业务系统以淮河流域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为研究对象,用矢量图形直观地展现出流域地区内水系、设施、人文等的分布情况。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集中管理维护的设计模式,对研究区域内的水文信息、人文信息、气象信息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图文并貌一体化的维护管理、信息查询、专题地图、信息发布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等功能,提高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信息化水平和辅助决策能力,可为流域气象水文管理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