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透视阿特伍德小说《预言夫人》中的互文性
【6h】

透视阿特伍德小说《预言夫人》中的互文性

代理获取

摘要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和女权主义者朱丽娅·克丽斯蒂娃根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推演而来的.指文学本身存在着互涉关系,任何作品都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对以往作品的模仿.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不仅是当代加拿大最负声望的作家之一,而且是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出版于1976年的《预言夫人》是阿特伍德的第三部小说.细读之后,不难发现互文性特征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阿特伍德在其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模式,同时又通过戏拟、反讽等手法来颠覆它们及那些类似的前文本.该文试图对小说文本的互文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讨阿特伍德把"互文性"作为小说结构原则的内涵和目的.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阿特伍德的生平及批评界对阿特伍德和《预言夫人》的有关评价.第二章集中讨论了互文性理论及其在阿特伍德小说中尤其是在《预言夫人》中的体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该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进行的是体裁的互文性解读.重点讨论了小说与哥特式小说及童话故事的互文关系,旨在凸现阿特伍德对传统文类范式的利用和颠覆.论文分析的被指涉的前文本主要有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及安徒生的《红舞鞋》和《海的女儿》.第四章进行的是文内互文性解读.探讨女主人公所创作的哥特式小说《爱的跟踪》和诗歌《预言夫人》在文本内部与层面文本的互文关系.文内互文折射出女主人公的生活境遇,强化了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第五章是该文的结论部分,扼要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

著录项

  • 作者

    薛冰莲;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俊;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1.074;
  •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互文性; 哥特式小说; 预言夫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