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
【6h】

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 要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二、已有研究简述

(一)国内的研究:

(二)国外的研究

三、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导论

一、卢梭与我们的关系:立场的确立

二、卢梭的问题:教育现代性困境的凸显

三、卢梭的影响:教育与教育哲人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自然:个体自由的彰显

一、自然的产生和发现

二、自然的非自然化

三、回到自然而不是自然目的

四、是行而不是言

五、人为自然立法而不是自然为人立法

六、关于自然状态的提出

七、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勘误

(一)感伤主义之卢梭吗?

(二)浪漫主义之卢梭吗?

八、关于自然状态的性质

第三章社会:个体自由的“完善”

一、人是否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社会

二、进入政治社会是否必然地变坏

三、政治社会并不必然成为极权和财产的奴隶

四、自由主义的政治社会并无好的替代品

第四章教育:个体自由的历险

一、自然的不足和教育的增补

二、生活的意义在于寻求自己的位置

三、自由实现的教育历程

(一)幼儿的教育

(二)儿童第一的阶段的教育

(三)儿童的第二阶段的教育

( 四)青春期的教育

(五)教育:终生的事业

第五章知识人与道德人:敌人、盟友抑或其他?

一、在历史中:统一与分离相争

(一)“知识即美德”古希腊教育的统一

(二)唯“知识人”:唯理主义的形式化和机械化

(三)经验主义:为“道德人”留有了余地

(四)唯“道德人”:康德主义的绝对律令

(五)“知识即美德”:黑格尔主义的统一

二、为什么要反对“知识人”?

(一)“知识人”如何“腐败”?

(二)“知识人”如何被“拯救”?

三、这就足够了吗?

(一)什么是人的本性?“知识人”抑或“道德人”?

(二)如何认识人的本性?“知识人”下降到“道德人”之中

四、在历史中:从“走向世界历史的人”到“民族自觉”

第六章群氓的时代与无根基的教育

一、群氓时代的特征

二、现代契约和现代教育

三、平等和自由的冲突

四、角色混乱和自我迷狂

五、“全面发展”和人的界限

六、历史主义的泛滥和历史感的消失

第七章群氓时代的希望与教育治理

一、为什么要用主权观念

二、抽象理性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三、判断力对于个人美好生活的意义

四、教育何以为之

(一)自识

(二)理解

(三)信诺

(四)宽恕

未完的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现代性祛除了自然,最大限度地凸显了个人自由。自由已成为现代性语境下教育追求的价值与目标。然而,没有了自然,个人自由无法抵制去自由之物的侵蚀。自由甘于为去自由之奴。必然就是自由。现代性教育非但无法实现自己的承诺,相反,精神的异化在现代性教育演进中得到了膨胀。 自由本是对异化的克服,即是完整性的存在和对完整性的追求,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中保持完整。自然的存在证实了个人的不自足,使人有了对完整、美好、永恒的追寻。自由的前提是承认个人之不足。现代性教育对自然的僭妄培养了不行反躬自身之人,促使了一种狂妄、蒙昧、盲目、自欺等等精神气质的形成。失却了对自然的意识,“做人”在现代性教育中丧失了。上帝之死的结局就是人之死。或许,现代性教育就是“去人”、“非人”的教育。自由失却了它存在的前提,原子式存在成为个人自由之害。 卢梭重新发现了自然,以之保护个人自由,希冀个人自由、社会、自然之间可能的统一。这个的自由在于对个人的定位。卢梭的整个教育正是以这个自由来安排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自由是个人对自己在完整关系中生活的治理,是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与践履;教育因之亦是个人的生活治理,是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与践履。自由与教育具有本体性的统一。 爱弥儿的成长经历阐释了卢梭对教育的理念。这一过程布满了许许多多的危险,教育需要深思慎行,这样才可能保持完整和个人自由。自由与教育不是一种轻松肤浅之行为,而是人生历险,甚或是一种重负。如是,自由与教育才倍加珍贵,在追求和接受它们的过程中个人才获得美好的享受。卢梭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了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爱欲”,在“爱欲”中追寻永恒。它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 群氓时代解构了“爱欲”:驱逐了“爱”保留了“欲”,无根基的教育中立了德性、价值。两者相互为谋,共同塑造一个个“欲望主体”。教育与社会生活陷入一种庸俗的惟利是图与享乐主义之中,混乱、无序、虚无。群氓时代的希望或许在于寻求一种自然与自由的和谐,而教育的存在方式应该体现出这个尽管是隐匿的和谐。批判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的寻求永远在进行中,教育永远是一项未竟的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