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承与变异——五六十年代两岸阴柔风格文学创作比较论
【6h】

传承与变异——五六十年代两岸阴柔风格文学创作比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阴柔之美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在两岸的传承与变异

第一节人情、人性的关怀

第二节日常生活的营造

第三节女性美的展现

第二章阴柔之美的艺术表现风格在两岸的传承与变异

第一节感伤情调的不同展现

第二节自然风景的别样书写

第三章传承和变异的原因与反思

第一节主体的个性坚守与政治的强大驱迫

第二节主体的相对自由与传统的自在延续

结语

参考资料

展开▼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大陆文学崇尚慷慨雄壮、激越昂扬的阳刚美学风格,阴柔美学风格处于被抑制和遮蔽的状态,使文学审美形态的平衡性——刚柔并济遭到破坏。尽管在某些作家创作个性与自我气质的坚守成全下,阴柔美学风格得到了部分的传承,但还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产生了某些变异,自身发展被破坏。而参照同时期因政治原因与祖国大陆形成割裂之势的台湾,阴柔风格文学却被较充分地传承下来,并在某些方面得到新的发展,显示出与大陆不一样的情致。藉此,该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大陆和台湾文学中阴柔风格文学创作的研究,来考察阴柔美学风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文学中的传承和变异及其原因。 该文分成三章:第一章从人情人性的书写、日常生活的营造及女性形象的塑造等角度分析阴柔风格文学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方面在两岸文学中的传承和变异;第二章从感伤情调展现与自然风景书写等角度分析阴柔风格的艺术表现在两岸的传承和变异;第三章论述造成阴柔美学风格在两岸文学中不同传承和变异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