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研究
【6h】

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文摘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民众教育”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1.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2.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3.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二)国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影响

1.救亡图存、复兴民族成为时代主题

2.脱离民众及生活实际的旧教育弊端严重

3.各种教育思潮勃兴与民众教育兴起

二、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民众教育的含义

(二)民众教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民众教育的内容

1.识字训练

2.生计教育

3.娱乐教育

4.公民教育

(四)民众教育的实施

1.民众学校

2.民众职业补习学校

3.民众教育馆

(五)民众教育的实验

三、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面向人民大众

(二)考虑本国国情

(三)倡导终身教育

(四)注重实用价值

(五)实施开放教育

(六)富有科学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孟宪承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的多个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民众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密不可分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外先进的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其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复兴民族的时代主题是其民众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在对脱离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旧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他积极吸取各种教育思潮和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在民众教育兴起的大潮中,努力参与民众教育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中国式的民众教育之路,逐渐形成了他的民众教育思想。 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内涵相当丰富,包括对民众教育的含义、民众教育的目的与目标、民众教育的内容、民众教育的实施以及民众教育的实验等方面的主张,并且对民众教育具体实施中的教材、教法、师资等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丰富的民众教育思想体系。 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具有几个主要特点,即:面向人民大众,主张教育普及;考虑本国国情,要求在吸收借鉴国外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同时要有鉴别的眼光;倡导终身教育,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而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实用价值,强调教育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民众需要;实施开放教育,把教育从学校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加强教育与社会各机关的联络;富有科学精神,提倡推广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知识,重视民众教育实验等。其民众教育思想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宝库,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实践也不乏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付文珍;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谦民;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40-092;
  • 关键词

    近现代史; 孟宪承; 民众教育; 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