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身体思维论
【6h】

身体思维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第一章在世之身体

第一节身体的整体结构

一、身体的物质结构

二、身体的心灵结构

三、身体的文化结构

第二节身体场

一、场及身体场

二、感官功能的统合

三、身体与世界的契合

第三节身体辩证法

一、身体结构与身体功能

二、身与心的辩证法

三、多元统一的生命秩序

第二章思维的身体性

第一节身体思维的生成性

一、动物思维

二、原始思维

三、身体思维

第二节身体思维的动力源

一、身体的非特定化

二、身体内在的张力

三、身体秩序的拓展

第三节身体思维的意识阈

一、身体的意向性

二、身体的记忆

三、身体的智能

第三章身体思维的行为结构

第一节行为场

一、自在行为或自为行为

二、行为的三种形式

三、身体—行为综合

第二节身体思维的超前性

一、身体思维的能动性

二、身体的图式化作用

三、身体的反馈能力

第三节行为结构与思维拓展

一、把身体借给世界

二、身体的技能

三、经验的拓展

第四章身体思维的知觉抽象

第一节知觉场

一、外部刺激或内部赋形

二、图形—背景结构

三、身体—知觉综合

第二节知觉的洞察力

一、视知觉的优势

二、知觉的透视性

三、“图—底,,与辨识

第三节知觉抽象与思维类型

一、知觉抽象的动态特征

二、静态概念与动态概念

三、推理与直觉

第五章身体思维的语言媒介

第一节语言场

一、语词表象或语词外壳

二、身体语言与言语行为

三、身体—表达综合

第二节语言媒介的生成

一、内部体验的赋形

二、外部动作的内化

三、身体的隐喻思维

第三节语言空隙与思维厚度

一、语言的知觉意象

二、语言的不完全性

三、身体思维的厚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长久以来,在形而上学思维影响下,人们都把认知和才智归功于心灵或大脑,而无视思维与身体的内在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将以下观念看作是不言自明的真理:思维是超逾于自然之上的心智状态或精神活动,与动物性的、野蛮的、自然的肉体无关;思维是专属于人脑的、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只进行基本生存活动的躯体无关;思维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和主动的认识活动,与无意识的、本能的和被动的身体无关。形而上学正是借助这种“灵与肉”,或者“脑与体”的分割术遮蔽了人们对身体和思维的理解。 本文强调一种整体性的身体观念。身体是一个包涵着物质结构、心灵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体现,是灵与肉、脑与体、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空间与时间、经验与先验、可见与能见、被动性与主动性、稳定性与动荡性、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类属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创造物与创造者具体而微的统一。思维既不是独立于身体的先验主体或纯粹意识对既定世界的镜像式表征,也不是可以由离开身体和处境的大脑独立发挥认知作用的活动。思维作为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实现自由本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生成性的身体功能。正是身体的感知-运动系统、大脑-神经系统、生命冲动、身体意向、生存意识、灵活的行动、细腻的体验、无限的欲望,丰富的情感、无边的想象、大胆的猜测、多样的趣味、敏锐的直觉、顽强的毅力、自由的意志,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创造的激情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等一起构成思维的源泉,构成思维的对象世界、工具、标尺、深度、反思的契机以及超越的力量。 从行为、知觉、语言三个部分,本文阐述了身体思维的内在机制。身体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更是一个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和社会基因的实践模式、知觉方式以及表达系统。换言之,身体不但是积累和储存人类经验、认知图式和类意识的记忆库和意义场,是持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行为场和知觉场,也是产生、发展和更新人类实践经验、体验结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动力场和反思场。思维扎根于整体性的身体之中,而身体的这种整体性存在保证了身体思维能够通过行为结构、知觉抽象、语言媒介等几个维度承载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法,能够将两股力量纳入一个互动的结构化过程,从而生成新的生存情境和意义世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