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
【6h】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一)生存还是发展:对两次“相遇”的反思

(二)压力、挑战与信念:对幼儿教师职业研究的反思

(三)良心与职业:对幼儿教师职业观的反思

二、关键概念界定与本研究范畴的限定

(一)本研究的概念界定

(二)本研究限定的基本范围

三、研究意义与问题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近现代中国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特征的历史流变

一、从机构功能变化看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特征

二、从称谓规定变化看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特征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本立场

一、关怀取向

二、实践取向

三、主动取向

第三节职业、认同与教师职业认同

一、关于“职业、专业”

二、关于“认同”

三、关于“教师职业认同”

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实用主义方法论的范式转向:混合方法设计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野中的范式转向

二、教育研究视野中的混合方法设计

三、幼儿园教师研究的多元设计取向

第二节研究设计思路

一、研究总体思路:“主一辅循环设计的混合方法”

二、具体实施步骤

第三节分析方法

一、方法1:针对职业认同结构要素及现状的统计分析

二、方法2:针对职业认同特征的三级编码分析

三、方法3:针对三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主题分析

第三章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编制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工具

(三)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问卷的信度

(四)问卷的效度

(五)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章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定量描述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综合程度的统计结果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单项强度的统计结果

三、讨论与分析

四、结论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推断分析

一、前言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差异比较结果

三、讨论与分析

四、结论

第五章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求生存阶段教师A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特征

一、专业挑战1:情感归属和人际支持的建立

二、专业挑战2:投入意愿和目标确信的产生

三、专业挑战3:胜任效能、持续承诺的萌芽

第二节求新阶段教师B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特征

一、专业挑战1:目标确信和人际支持的建立

二、专业挑战2:胜任效能和情感归属的发展

三、专业挑战3:投入意愿、持续承诺的萌芽

第三节成熟阶段教师C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特征

一、专业挑战1:目标确信和胜任效能的建立

二、专业挑战2:持续承诺和情感归属的发展

三、专业挑战3:投入意愿、人际支持的变化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特征的综合分析

一、职业认同基本内容是六要素整合而成的“好教师”角色模型

二、职业认同结构要素是以渐变性方式逐层出现的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体现的相对强度存在个体差异

第六章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关键主题

第一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角色定位不确定之自主选择

一、危机情境是幼儿园教师正在经历的不确定性教育现场

二、隐喻是幼儿园教师依据“价值最优化”标准而自主做出的职业角色选择

三、行为意向是幼儿园教师灵活采取的教育关注方式

四、经验谱系与当下危机情境具有相似性关联的幼儿园教师之教育经验

第二节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责任承担不一致之自主推断

一、危机情境是幼儿园教师随时可能经历的不一致性情境

二、隐喻是幼儿园教师依据“地位优势”标准而自主做出的职业责任推断

三、行为意向是幼儿园教师灵活采用的观察学习方式

四、经验谱系是教师性格与职业规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教师与同事的关系:规则界限模糊之自主确认

一、危机情境是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生活中面临的规则限度模糊性情境

二、教师隐喻是基于“利益优先”标准而自主确认的执行规则

三、行为意向是幼儿园教师灵活采用的心理平衡方式

四、经验谱系是幼儿园教师对比相似情境中差异性的体现

第七章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研究反思

一、方法之思:重新审视“混合设计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二、问题之思:重新理解职业认同面临的生态危机

三、价值之思:职业专业化视野中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转向的必要性

四、研究者之思:我的身份与本研究的关系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内部改善建议

一、求生存阶段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

二、求新阶段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

三、成熟阶段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外部支持建议

一、政策保障:建立专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职称评价体系

二、管理支持:建立合作性的专业学习组织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结果。本研究采用“主-辅循环设计的混合方法”,选取江苏省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要素和关键主题进行了研究。 根据文献研究、访谈材料和专家意见,研究者编制并施测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在对调查结果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问卷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目标确信、情感归属、投入意愿、胜任效能、持续承诺和人际支持。 以上述问卷为工具,研究者对江苏省604名幼儿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就本研究范围来看,江苏省六城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其职业认同各结构要素的认同强度并不均衡;第二,在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上,结果亦发现: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各结构要素的认同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在职称水平上,随职称提高,职业认同水平呈现波浪变化趋势,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的强度差异均非常显著:第三,“专业成长阶段的自我定位”和“工作意义”的交互作用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的差异显著;“择业动机”和“教育关注”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 基于量化研究的相应结果,对其选取的三名个案进行了纵向研究,研究者发现:处于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同结构要素的表现特征上存在个体差异,并表现出了前述六维结构要素。针对三名教师跨个案的共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基本内容是六要素整合而成的“好教师角色模型”;第二,职业认同结构要素是以渐变性方式、逐层出现的;第三,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上体现了不同强度,不同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要素组合体是机遇与风险的平衡。 为了深入探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机制,研究者利用“危机情境、教师隐喻、行为意向和经验谱系”作为基本分析概念,发现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的建构蕴涵三大关键主题:师幼关系中,角色定位不确定之自主选择;亲师关系中,责任承担不一致之自主推断;同事关系中,规则界限模糊之自主确认。 基于上述研究过程,研究者还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研究价值以及研究者个人四方面进行了反思。最后,研究者对不同专业成长阶段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自我建构和外部支持条件提出了相应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