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舆论导向——以南京地区为例
【6h】

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舆论导向——以南京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转型期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特殊影响

1.1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概况

1.1.1电视民生新闻的渊源

1.1.2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

1.2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环境

1.3转型期复杂的媒介环境

1.3.1新闻价值观日益多元化

1.3.2传媒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1.3.3市场竞争要求做差异化

第二章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效果研究

2.1南京地区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调查

2.1.1对某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纵向抽样

2.1.2对某一天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横向抽样

2.1.3连续三个月电视民生新闻卫星连线内容

2.2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2.3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偏误原因分析

2.3.1社会认知偏差造成的导向偏误

2.3.2追求轰动效应造成的导向偏误

2.3.3经济利益诱惑造成的导向偏误

2.3.4记者编导素养造成的导向偏误

2.3.5道德观念变迁造成的导向偏误

第三章转型期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3.1美国转型期电视新闻报道的经验与教训

3.1.1采用深度解析报道,正视转型期的问题

3.1.2引导公众思想觉醒,进行社会心理调试

3.1.3关注社会阶层变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3.2中国转型期电视民生新闻的机遇与作为

3.3对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的建议与展望

3.3.1营造舆论氛围,认识转型期市场经济

3.3.2扩大正面报道,提升舆论引导的技巧

3.3.3摆正利益诉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3.4提高编播水平,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

3.3.5关注民生改善,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京零距离》为标志的电视民生新闻,以普通百姓作为镜头主要关注对象,以平民视角表现百姓生活,以民为本,反映民生、表达民意,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巨大关注。 本论文认为,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内容特点,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息息相关。电视作为民生新闻实践最多的一个媒介领域,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仅被动反映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论文采用电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理论包括: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本论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贴近受众生活、拥有较高本地收视率,因此它构建的“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姓对转型期真实社会情况的认知。论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三档有影响的电视新闻(含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随机抽样,认为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重复的同质化竞争、琐碎庸俗化的倾向、主观与片面、负面新闻的比例失当的问题。而出现问题原因有认识偏差造成的导向偏误、追求轰动效应造成的导向偏误、经济利益诱惑造成的导向偏误、指导理论落后于实践造成的导向偏误、转型期道德观念变迁造成的导向偏读等。所涉及的理论包括:“拟态环境”和“社会转型”理论。 本论文对比国外转型期新闻报道的经验,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在转型期舆论引导上的努力方向:营造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舆论氛围;扩大正面舆论并提升舆论引导的技巧;把媒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民生改善。既把握自己的媒体特色,反映民生、表达民意;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舆论引导,缓解社会矛盾,抚慰社会心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蔡雨玲;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广播电视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毕一鸣;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节目制作;
  • 关键词

    电视; 民生新闻; 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