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铝与辅酶II及环丙沙星相互作用的研究
【6h】

铝与辅酶II及环丙沙星相互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铝与NADP 的配位作用

第三章 铝与CPFX 的配位作用

第四章 铝与CPFX 和NADP 的配位作用

附录:发表的文章和会议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与铝[Al(III)]有很强的配位能力,所以用含Al(III)的抗酸剂来协助环丙沙星(CPFX)及其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左氟沙星LVFX及洛美沙星LMFX)
   发挥药效时,由于这些药物会与Al(III)发生螯合作用而使药效降低。而辅酶II(NADP)像其他生物学的磷酸盐分子[如腺苷一磷酸盐(AMP)、二磷酸盐(ADP)和三磷酸盐(ATP)]一样,非桥键的磷酸盐基团与Al(III)有强配位能力。Al(III)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中NADPH的供给来抑制谷胱甘肽再生,从而引起细胞生物学进程的氧化损伤。因此本论文运用电位滴定,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及多核核磁技术(1H,13C,31P NMR)研究了Al(III)与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辅酶II,NADP)及环丙沙星(CPFX)之间的络合作用,得到以下结论:
   (1)NADP与Al(III)的可能配位点位主要有四个:磷酸基团上O1N,OA1,OA1'和腺嘌呤上N7'。当pH=2.0时,除了Al(III),1:1的AlLH2+和AlLH为主要形态,其中NADP配位点的腺嘌呤环和氨基质子化,且二磷酸基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在pH=3.5附近,另一个与磷酸自由氧原子(OA1')配位的2:1 络合物Al2LH24+成为主要形态。这有助于我们理解Al(III)在生物酶反应体系中的作用。
   (2)CPFX与Al3+会络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结合点位为4-酮上的氧和电离化的3-羧酸氧。pH=2.0时,除了Al(III),1:1的AlLH24+为主要形态,其中CPFX配位点的4-酮基氧和3-羧基质子化,且与金属离子配位。在生理pH下的主要形态是另一个1:1络合物AlLH+,经3-羧基脱质子化后与金属配位。在这些形态中,Al(III)以二齿配位与CPFX的4-酮基氧和3-羧基络合形成一个稳定的环。这些结果表明在有一定量的Al3+存在的条件下,CPFX以Al络合物的形式在生理条件下存在,这必定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3)在生理条件下有一种稳定的络合物存在于Al(III)和CPFX 之间(pH=7.0,10-5mol/L浓度条件下),而且CPFX的荧光强度随着Al(III)的加入而增强。而当在此体系中加入NADP以后,Al(III)-CPFX的荧光强度急剧减弱。这可能是NADP参与了Al-CPFX的络合竞争反应,使得Al与CPFX的络合作用减弱,由此初步推测Al与NADP有络合作用。在Al-CPFX-NADP三元体系中,Al(III)起到桥联作用,有助于我们对生理状态下的Al(III)进行痕量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