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6h】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 选题理由及意义

2 研究目的与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论

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理论研究成为自我价值感研究的新方向

1.1.2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重要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自尊相关概念

1.2.2 自我价值感的定义

1.2.3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相关概念

1.2.4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方向

1.2.5 国内关于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假设

1.3.3 研究对象

1.3.4 研究工具

2.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特点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5 研究结果

2.5.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总体情况

2.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群体变量上的差异

2.6 结论

3.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结果

3.5.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情况

3.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群体变量上的差异

3.6 结论

4.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结果

4.5.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自我价值感、自尊的相关分析

4.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对自尊的分层回归分析

4.5.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自我价值感对自尊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验证

4.6 结论

5.讨论

5.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总体特点

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群体性差异

5.2.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性别、年级、高中类型上的差异

5.2.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上的差异

5.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总体特点

5.4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群体性差异

5.4.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性别、年级、高中类型上的差异

5.4.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上的差异

5.5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自我价值感、自尊的关系研究

5.5.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自我价值感、自尊的相关分析

5.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自我价值感对自尊的分层回归分

5.5.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自我价值感对自尊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验证

6.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杨烨编制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量表(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Scale,CSW),杨烨编制的自我价值感量表(Self-worth Questionnaire,SW)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学校共4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目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的总体特点及它们在社会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与自尊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在自我价值感与自尊之间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得分最高的为行为风格领域(Mean=4.00),然后依次为能力知识领域(Mean=3.88)、家庭父母领域(Mean=3.63)、国家民族领域(Mean=3.62)、社会地位领域(Mearl=3.49),最后为体型外貌领域(Mean=3.02),均高于中点分3,领域权变性水平较高。
   (2)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领域权变性在性别、年级、高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最高的为家庭父母领域(Mean=3.91),然后依次为行为风格领域(Mean=3.77)、国家民族领域(Mean=3.75)、能力知识领域(Mean=3.54)、社会地位领域(Mean=3.39),最后为体型外貌领域(Mean=3.13),均高于中点分3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较高。
   (4)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领域水平在性别、年级、高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结构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5)除了体型外貌领域权变性、家庭父母领域自我价值感水平和自尊相关不显著之外,自尊和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及各领域自我价值感水平均显著相关(P<0.01)。每一个领域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基本都与该领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相关程度最高(|R|>0.3)。
   (6)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各领域的权变性均显著相关。其中与能力知识领域权变性、行为风格领域权变性相关程度较高(|R|=0.43、0、46>0.3)。自尊与家庭父母领域权变性相关程度中等(|R|=0.32>0.3)。
   (7)自我价值感行为风格领域权变性、行为风格领域自我价值感、社会地位领域自我价值感进入了对男大学生自尊的回归方程,三者对自尊影响明显;行为风格领域权变性、行为风格价值感、能力知识价值感进入了对女大学生自尊的回归方程,三者对自尊影响明显。
   (8)男大学生能力知识价值感对自尊的预测作用受到了能力知识领域权变性的调节作用;女大学生行为风格价值感、体型外貌价值感对自尊的预测作用分别受到了行为风格领域权变性及体型外貌领域权变性的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