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观察法的实践与探索
【6h】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观察法的实践与探索

代理获取

摘要

观察法是物理科学方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观察法是学生科学认识和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观察法教育的实践研究,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对于学生深刻领会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在前人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出发,以苏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为例,对观察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体现做了梳理和分析。参考前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对本校初中学生观察水平的现状做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将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按层次分为五个方面:
   1、观察的关注性。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关注,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观察的感知性。主要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有感知的基础,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深刻。
   3、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的观察对象,要知道“研究什么”、“观察什么”,做到有目的的观察,为应对更复杂更抽象的物理现象做好准备。
   4、观察的关联性。将观察的现象层层深入,挖掘出所含的物理知识,将观察现象与所学知识相联系。
   5、观察的创造性。能够根据现象、实验以及数据的观察,发现一系列现象的相似性,进一步发现规律,归纳新知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人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说明观察法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以期望为初中物理教学中观察法的教育提供一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