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张承志小说中苦难的审美解读
【6h】

对张承志小说中苦难的审美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生存苦难与精神苦难

第一节 苦难中的三种生存模式

一、为生存而生存--索米娅的人生悲剧

二、与天斗,与地斗,不与人斗--丁二哥的生存智慧

三、血性与殉命--哲合忍耶的殉教之路

四、三种生存模式的异同

第二节 基于生活苦难的精神苦难--从“崇拜”到“信仰”

一、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崇拜

二、于人生体验中的认识与认同--信仰

第二章 苦难叙述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为着信仰的受难

一、对清洁精神的追求

二、苏菲主义的激情

三、超越肉体的精神朝圣

第二节 求死的牺牲

一、怜悯与恐惧

二、文化隔膜下的误读

三、关于苦难的诗意叙述

第三章 对苦难叙述的审视

第一节 主题先行下的真实

一、灵魂附体的典型人物

二、一叶障目下的真实

第二节 理解之后的反思

一、孤独的文学英雄

二、理想主义的决绝与偏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苦难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也是张承志热爱书写的主题。本文以审美价值作为解析的切入点,试图以三个步骤,由表及里地探寻张承志笔下苦难书写的审美价值,并在探究中重新认识张承志给予当代中国的借鉴与思考。
  第一章归纳了张承志笔下的三种生存模式,第一种是完全遵守自然法则的为生存而生存;第二种是既有看透一切的豁达,也有积极生存下去的生存智慧;第三种是为了宗教信仰的受难。生存模式本身都是指向生存的,但各自的内涵与价值取向不同。张承志早期与后来的作品体现出的不同生存模式与作者的寻找精神家园之路有密切关联,指明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精神内涵、分析其构成要素,是理解作为精神事实存在的张承志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分析了苦难叙述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叙述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文化碰撞中寻找误读的原因。着重分析了苦难叙述的诗意特点。
  第三章是对苦难叙述的审视与反思,试图描绘出张承志作品中塑造的精神肖像的真面目,揭示他为中国“招魂”的雄心以及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决绝与偏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张承志带给我们的一切。

著录项

  • 作者

    潘小文;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平;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审美价值; 苦难形象; 张承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