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
【6h】

论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杜甫漂泊意识的复杂成因

第一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

第三节 匡君济世的政治理想

第二章 杜甫漂泊意识的悲剧意蕴

第一节 故园难归的寂寞情怀

第二节 壮志未酬的失落心态

第三节 生命衰谢的悲凉意绪

第三章 杜甫漂泊意识的人文价值

第一节 直面苦难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回归生活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

第四章 杜甫漂泊意识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移情入物的漂泊意象

第二节 时空并举的对仗手法

第三节 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

结语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杜甫暮年漂泊长江流域,客寓成都、暂居夔州、流浪荆湘,过着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穷困潦倒的生活。一种由漂泊感、孤寂感、萧瑟感、沧桑感以及死亡意识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漂泊意识始终如影随形般缠绕着他。因此,漂泊意识成为我们研究杜甫长江流域诗歌的重要视角。杜甫暮年的漂泊意识是一种漂泊无依、归宿难觅的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难以企及的无奈与无助,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精神痛苦,是一种悲剧意识。具体来说,包括故园难归的寂寞、壮志未酬的失落、生命衰谢的悲凉等内涵。但是,杜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够忍受内心浓烈深重的漂泊无归止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苦难、审视痛苦、反抗绝望,同时,他主动回归平凡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现实生存关怀,在村居之乐和天伦之乐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以此实现精神困境的自我拯救。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在自身正经历漂泊苦难的时刻,还能够推己及人,关注时代、社会、民族的命运,而且民胞物与、仁民爱物,表现出博大深沉的仁爱精神,从而走向圣化与崇高。因此,从杜甫自觉地与逆境中否定自我的力量相抗争,努力追寻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角度来说,这种漂泊意识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实现意识。这也正是杜甫既没有决绝赴死,又没有消极避世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杜甫在漫长的漂泊历程中,已经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与不朽。
   本文以漂泊意识为切入点,以杜甫的长江流域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分析杜甫暮年的漂泊历程和情感体验,力求全面深入地解读杜甫漂泊意识的精神实质,从而把握杜甫长江流域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杜甫长江流域诗歌漂泊意识的复杂成因、悲剧意蕴、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力求还原杜甫的真实面貌,以呈现杜甫长江流域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地位和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