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思想政治课中音乐资源的运用研究
【6h】

思想政治课中音乐资源的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问题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音乐的价值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音乐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娱乐价值

(三)情感价值

(四)益智价值

(五)创新价值

(六)德育价值

二、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从内在目的上看,二者是根本一致的关系

(二)从存在方式上看,二者是相互辅助的关系

(三)从现实状态上看,二者是内在交融的关系

(四)从动态过程来看,二者是彼此互化的关系

第二章 音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依据

一、理论基础

(一)德育美学观及欣赏型德育模式

(二)情感教育理论

二、现实需要

(一)提升中学思想政治实效性的需要

(二)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需要

(三)实现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可行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

(二)学生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音乐学科的德育经验可以借鉴

第三章 运用音乐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二)运用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存在形式化倾向

(三)教师在思想政治寓教于乐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寓教于乐主动性和配合力度不高

(五)运用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片面化

二、思想政治寓教于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缺乏科学而系统的教学理论的指导

(二)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寓教于乐的需求

(三)学校管理层面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四章 音乐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运用视角

一、显性运用视角

(一)发挥音乐的德育教化功能,音乐内容直接作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二)发挥音乐的氛围固化功能,在音乐和谐氛围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隐性运用视角

(一)运用音乐的情感内化功能,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化为道德品质

(二)借助音乐的创新优化功能,拓展德育空间、提升德育境界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音乐资源必备条件

一、宏观条件

(一)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学校的支持和重视

(四)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五)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二、微观条件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

(二)音乐资源开发的“度”的把握

(三)音乐资源消极影响的预防和消除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音乐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音乐资源运用原则

(一)审美化原则

(二)和谐性原则

(三)情感性原则

(四)可行性原则

(五)优化性原则

二、音乐资源运用策略

(一)乐以求真,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

(二)乐以怡情,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三)乐以启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

(四)乐以导善,陶冶学生正确道德价值

(五)乐以载道,拓展学校德育广阔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无可争议,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学校也一直强调“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实际操作中,尽管有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但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机却未能被全面激发。为摆脱其被动的状态,思想政治课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其重开一扇窗,让美照进来,让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的音乐融合进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彰显德育的人文关怀。
  本文从阐释音乐的价值入手,寻找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在内在目的上根本一致、存在方式上相互辅助、现实状态上内在交融、动态过程上彼此互化。基于二者密切的关系,文章从理论层面、现实需要、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音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依据,为音乐资源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寓教于乐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明晰具体操作目标偏差、形式化、片面化等困境的原因。基于上述探究,本文后半部分着重论述了音乐作为思想政治重要课程资源的运用实践。从运用视角上看,音乐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多个层面挖掘。而从运用必备的条件上看,思想政治寓教于乐需要多方的合力,社会、学校、家庭、教师的相互配合是题中之义,更要注重微观层面上把握音乐利用的度,并积极预防和消除其消极影响,尤其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遵循一系列必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以乐求真、怡情、启智、导善、载道,于潜移默化中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一曲动听的歌”,“一片美丽的风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