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比较研究——以中美部分学校为例
【6h】

中美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比较研究——以中美部分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选愿理由及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1.2.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1.2.2.美国体育学硕士课程体系及培养体制的相关研究现状

1.2.3.多国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或培养比较的相关研究资料

1.2.4.研究总结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比较研究法

2.2.3.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美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

3.1.1.中国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

3.1.2.美国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

3.1.3.中美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

3.2.中美体育学硕士培养方式比较

3.2.1.中美体育学硕士中期考核制度及淘汰制度比较

3.2.2.辅导教师制度

3.2.3.论文制度

3.2.4.中美体育学硕士招生制度比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4.2.1.课程硕士与论文硕士双项选择相结合

4.2.2.课程设置与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相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的不断的加深,体育早已不是强身健体的象征。伴随着体育概念外延的延伸,理论相互渗透与交叉,体育已经作为一种产业存在,为很多行业带来相应的产值,体育金融、传媒、组织策划等各行各业对高等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尽管中美体育研究生发展历史不同,政治环境,学位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千差万别,但是,取长补短、虚心求教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培养方式是战略上面的学习,而课程设置则算是战术上的学习,课程设置是教学核心,美国一直对此很重视,强调时代性,应用性,实践性,因此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七所大学,以及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校区,普度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八所大学的体育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比美国学生相关学科课程少。此外,我国有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程,而美国没有公共课程。
  2)我国社会实践与论文大多不计入学分,而美国这两块是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计入学分。
  3)我国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单一,跨学科课程学习极少。美国体育硕士教育非常重视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
  4)从课程构成方面看美国体育硕士课程设置比较丰富,有研讨会教学,教学实习,课外实践等等,而我国比较单一。
  4)从中期考核及淘汰方面看:中美体育硕士生中期考核和考试都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考试都在阶段性课程结束后进行。中国体育学硕士生没有硬性规定淘汰率,考核以书面闭卷居多,考核内容单一;而美国则是有明确淘汰方法的,并且其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也比较多。
  5)从辅导教师制度方面看:美国大学体育学院有分工明确的多位老师分别帮助学生度过整个录取及学习生涯。而中国只有班主任及导师供学生咨询。
  6)从论文制度方面看:在中国课程通常与论文无关,也不会为后续写论文打下基础。写论文的功利性也比较强,无论是对做学问还是找工作都作用不大。而在美国,课程通常都为论文写作能力的积累做好了铺垫。另外论文/项目硕士和课程硕士这两种制度可灵活选择。
  7)从招生制度方面看:我国体育学硕士招生比较偏向应试考试。美国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能力的考察。此外,我国体育学硕士招生条件中没有关于以前所学或所拿学位的内容的限制。而美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或者是入校后补修一定课时的相关课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