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家官德思想研究
【6h】

儒家官德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原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儒家的为官之由

第一节 从士到仕——儒家思想的入世实践

一、“仕”是士的入世实践

二、从士到仕的道义性筹划

第二节 儒家为官的使命与责任

一、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官使命

二、以德治政的为官责任

第二章 儒家官德之纲要

第一节 仁民忠信

一、仁民之道

二、忠信之德

第二节 中庸至德

一、执两用中

二、权变时中

第三节 廉洁处义

一、廉洁勤政

二、以义处命

第三章 儒家官德之规范

第一节 德才、义利的内在抉择

一、德才之辨的道义考量

二、义重于利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穷达、中正的进退德性

一、穷善达兼的权变智慧

二、中正公义的为官恒则

第三节 仕学相济的德化之途

一、仕学合一

二、仕学相济

第四章 儒家官德思想之现代启示

第一节 我国官德现状及发展诉求

一、转型期我国官德建设现状

二、我国官德建设的发展诉求

第二节 儒家官德思想的性善悬设

一、性善作为儒家官德成立之悬设

二、“性善论”的现代桎梏与超越

第三节 “官本位”意识下的儒家官德

一、儒家官德思想中的“官本位”倾向

二、“官本位”意识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内修代替外制的不足与出路

一、官员正身的内在修养

二、现代官员的内修与外制

三、内在与外在制约的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儒家官德思想正是其经世致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儒家官德作为政治道德遗产,包含了许多合理性成份,对于现今中国加强官员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官德思想的梳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文化在为官从政方面的体现,并总结出其中对现今中国党政官员为官从政道德问题有价值的解决方法和参考建议。 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说明了儒者为何要做官。作为士的儒者具有很强的入世情怀,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为更多人谋取福利,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就是儒者做官的道义性筹划和使命的意涵。第二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儒家为官所体现出的官德形态,即仁民忠信的操守,中庸至德的为政艺术,以及廉洁处义的务实作风和崇高人格。第三章阐述了儒者作为官员,其德性的修养何以培养的问题,本章分别从儒家最为关注的德才、义利、穷达、中正、仕学等方面加以辨析,试图找出儒家官德修养形成的一定机理。第四章首先提出了现代我国官德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其次,从儒家官德的人性预设探讨出了儒家官德的根本立足点;再次,探究了官本位的倾向、内在修养有替代外在制约的问题,突出显示了儒家官德的不足。通过对儒家官德思想的研究,对我国当前的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刘岱昀;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哲学;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云林;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儒家; 官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