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研究
【6h】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概述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概述

(一)立法背景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性质和概念

(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和功能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概述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内涵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内容

(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价值

第二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实践分析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实践问题

(一)监督标准不一

(二)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缺乏中立性和公正性

(三)监督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四)监督机关获取信息不及时

(五)监督效能有限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实践问题的成因

(一)配套规定模糊且不合理

(二)监督机关获取信息机制不完善

(三)监督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之完善

一、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

(一)明确“无固定住处”的范畴

(二)明确“指定居所”的范围

(三)明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

二、构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司法审查机制

三、细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内容

(一)完善法律监督的启动机制

(二)完善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

(三)完善法律监督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其写入2012《刑事诉讼法》中,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牌。但是,《刑事诉讼法》第73条有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条款却引发各界的争议,立法者的立法本意是希望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介乎于取保候审和拘留、逮捕之间,并发挥其减少羁押的功效。但事与愿违,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导致其渐渐沦为一项“羁押性”强制措施,进而在个别案件中严重侵犯了被监视居住人的“人权”。诚然,造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现如今这种困顿的局面,有其自身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源于其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将以围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性质、适用、法律监督机制的内涵、构建法律监督机制的价值、法律监督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为重点,来探寻如何去完善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以此实现我国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并最终落实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概述,首先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概述,明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羁押性”;其次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概述,主要涉及法律监督机制的概念,内容以及构建这种监督机制的价值;第二部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机制的实践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论述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如何完善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机制,本文提出首先应当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其次应当构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司法审查机制,最后应当进一步细化监督机制的内容,具体包括: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启动、运行以及保障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