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对象”类介词与相应英语词语对比及习得研究——以“对”、“对于”、“关于”、“至于”为例
【6h】

汉语“对象”类介词与相应英语词语对比及习得研究——以“对”、“对于”、“关于”、“至于”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绪论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综述

0.3 研究理论和方法

0.4 语料说明

第一章 汉语对象类介词的句法功能与语义类别

1.1 “对”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类别

1.1.1 “对1”的描写分析

1.1.2 “对2”的描写分析

1.2 “对于”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类别

1.3 “关于”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类别

1.4 “至于”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类别

1.5 “对象”类介词的内部辨析

第二章 对象类介词与英文相应词语的比较研究

2.1 介词“对”和“对于”与英文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2.1.1 “对1”在英语中的相应形式

2.1.2 “对2”在英语中的相应形式

2.1.3 “对”和“对于”的英文对应表达的交叉及差异

2.2 介词“关于”与英文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2.2.1 引进行为和状态的“关于”及其英语对应表达

2.2.2 引进事物做定语的“关于”及其英语对应表达

2.3 介词“至于”与英文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第三章 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对象’’类介词习得情况考察

3.1 研究目标

3.1.1 研究的问题

3.1.2 假设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汉语“对象”类介词调查问卷编制

3.2.2 问卷调查

3.3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3.3.1 自然习得顺序

3.3.2 中级、高级不同阶段习得过程的递进特征

3.4 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分析

3.5 对偏误原因的分析

3.6 对教学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汉语“对象”类介词的语义比较复杂,与英语对应的表达在句法、语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CCL语料库用例,从句法、语义两方面,选取“对象类”介词中“对”、“对于”、“关于”、“至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他们的语义分析作为本论文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句法上,它们能够介引动作指向对象、动作对待对象、动作涉及对象,做状语和定语。本文根据这四个介词介引成分的特征,结合其对谓语搭配的语法制约作用,将其细分为14个项目小类。
  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英汉平行语料库,本研究将“对象”类介词和其英语对应表达在语义和句法功能平面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现代汉语“对象”类介词14个项目小类所对应的英语介词数目较多,有些并不完全是介词结构,在语义上也呈现出对称与不对称的复杂现象,这些大都和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
  依据频次效应假设理论,以及“对象”类介词项目小类在平行语料库中与英语对应表达的频率统计,本文得出了留学生“对象”类介词的预测主观习得顺序(S4>S8>S1>S14>S12>S5>S2>S9>S6>S3>S7>S10>S11>S13);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知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对每一个目标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而得到客观习得顺序(S8>S1>S2>S4>S9>S6>S5>S11>S3>S13>S12>S14>S7>S10)以及三个假设的习得层级(第一层级:S3、S5、S4、S9、S2;第二层级:S5、S6、S10、S12、S3、S14;第三层级:S11、S7、S13),研究结果显示中、高级阶段学生的习得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最后本研究结合具体语境,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对预测主观习得顺序和客观习得顺序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习得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