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远山水画风研究
【6h】

马远山水画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第一章 山水画发展进程与转变

第一节 魏晋隋唐时期山水画的开展

一、墓葬、宗教美术中的山水

二、山水画家与作品

三、山水画论中的关键观点

第二节 北宋山水画的发展

一、北方、南方山水画家

二、文人、院体山水画家

三、山水画论中的深化观点

第三节 南宋山水画的高峰

一、南渡皇家画院的特点

二、四大家山水画风特色

三、院体与文人山水画的融和

第二章 马远山水画风形成与作品分析

第一节 马远绘画经历

一、家世与生平

二、画艺品评

三、传世作品

第二节 经营位置分析

一、全模式

二、边角之景

三、小景山水

第三节 笔墨法式分析

一、造型线条~松、梅、柳、水纹

二、用笔用墨~皴法、渲染

第四节 文人意境分析

一、松下高士的隐逸清风

二、行游僧俗的生活禅境

三、雅集文士的吟咏诗意

第三章 马远山水程式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一、南宋、元、明之马远画风派别

二、马远画风的程式化

第二节 韩中山水画的交流

一、韩中交通与交流

二、韩中山水画互动与开展

第三节 马远与韩国山水画

一、韩国绘画观念

二、朝鲜时代绘画风格

三、马远画风影晌下的朝鲜山水画

四、朝鲜时代具马远画风的代表画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南宋马远引领的院体山水具备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并形成山水程式技法,自十三世纪起直到明清数百年的岁月里,持续影响后世,除了中国的画家外,也对韩国、日本有着深刻的刺激。韩国高丽王朝正值中国五代、北宋山水画开始蓬勃发展的阶段,两国也透过朝贡与贸易方式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韩国朝鲜时代山水画坛受到元、明时期流传过来的马远南宋院体山水及浙派画风的洗礼,丰富韩国山水画坛的多元发展面貌。
  本文认为马远上承北宋至李唐山水一脉,其绘画成就可称是南宋院体山水的代表画家,马远山水画风所形成程式化的特色元素,流传数百年并远及韩国、日本的山水画坛。归纳马远山水程式特点如下:
  (一)采边角构图为主,以山之半边坡岩搭配松、竹、梅树占据画面一角,另一角则多空灵空白的虚景。
  (二)人物主题多以树下高士与小童游山玩水,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之情景。
  (三)山石以斧劈皴法作肌理明暗之体积感,墨色淋漓;而山石轮廓线条刚劲简明。
  (四)松树多作“屈铁状枝干拖枝”、“车轮蝴蝶叶”;梅花则多“斜科偃蹇”姿态。
  (五)注重景物布置前后景之间的层次关系,以近景浓墨重笔次第增减,远景则以淡墨渲染。
  南宋马远院体山水画风经过几代画家的学习与演化,后世继承主要是马远边角构图、笔墨技巧、人物主题等程式化元素,这也是本文所谓的马远画风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元、明时代之后,马远山水画风逐渐融合郭熙山水的特色,进而产生“浙派”,该派弱化马远山水“边角”构图特点,亦淡化而减少留白,风格改变中,表现出不同时代性的新式具马远风格的浙派山水画;接续传衍到朝鲜王朝,又再形成韩国民族特色的画风,此一潮流下的朝鲜画家,分别截取马远山水的程式元素同时加进自己的创新,代表画家有姜希颜、李上佐、金褆、李庆胤、李澄,等人。

著录项

  • 作者

    赵富德;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美术学;美术创作理论研究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赦;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212.26;
  •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风格; 程式化元素; 马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