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鬼”词群研究
【6h】

汉语“鬼”词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0.1.1 词群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0.1.2 选择汉语“鬼”词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0.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外研究情况

0.2.2 国内研究情况

0.3 研究对象、语料搜集、研究目标及思路

0.3.1 研究对象

0.3.2 语料的搜集

0.3.3 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1章 “鬼”字及鬼部宇的语义研究

1.1 “鬼”字的语义分析

1.1.1 “鬼”字的字形与本义

1.1.2 “鬼’’字语义的泛化及引申

1.1.3 “鬼”字的语法功能探究

1.2 鬼部字的语义探究

1.2.1 鬼部字的义类归纳

1.2.2 鬼部字的语义分析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及熟语的研究

2.1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及熟语的总体情况概述

2.2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的具体分析

2.2.1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词形特点及内部构造方式总结

2.2.2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分析

2.2.3 汉语“鬼”词群中“鬼”语素的词缀化

2.2.4 汉语“鬼”词群合成词的语义类型及造词理据分析

2.3 汉语“鬼”词群中熟语的结构方式及语义研究

2.3.1 汉语“鬼”词群中的成语

2.3.2 汉语“鬼”词群中的歇后语

2.3.3 汉语“鬼”词群中的谚语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语“鬼”词群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3.1 汉民族的鬼神文化

3.1.1 汉民族鬼神文化的成因

3.1.2 汉民族的鬼神文化的主要观念及其在语言上的体现

3.1.3 汉民族鬼神文化的基本特征

3.2 汉语“鬼”词群对汉民族鬼神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

3.2.1 汉民族传统鬼神观念的体现

3.2.2 时代特征的反映

3.2.3 外来文化的影响

3.3 汉语“鬼”词群对鬼文化背景下人们语用心理的反映

3.3.1 畏惧心理

3.3.2 趋利避害心理

3.3.3 抑恶扬善心理

3.3.4 社会惩诫心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汉语“鬼”词群是以“鬼”为义符的字和以“鬼”为核心语素的词、短语及固定语的聚合。本文在大量搜集实际语料的基础上,对汉语“鬼”词群成员进行了结构模式、语义、语法及文化语言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选题理由、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等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第一章节对“鬼”字及鬼部字的语义进行了探究。汉字“鬼”的本义为人死后离开躯体而存在的灵魂,其语义在泛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隐喻以及多角度的转喻,发展出了14个义项,语法功能也十分灵活多样。此外,汉语中还存在的大量鬼部字,对于它们的语义,本章也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考察。
  第二章节重点分析了汉语“鬼”词群中以“鬼”为核心语素的合成词及熟语。首先考察了汉语“鬼”词群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鬼”语素的词缀化现象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其次从语义层面探究了汉语“鬼”词群合成词的造词理据。熟语部分则是选取了汉语“鬼”词群中大量的成语、歇后语及谚语等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创制规律和隐喻方式进行了挖掘。
  第三章节主要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鬼”词群的深层文化意识形态及其造词造句的社会文化理据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从汉民族的传统鬼神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时代特征、外来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汉语“鬼”词群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并对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语用心理进行了概括。
  第四章结语部分,重点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该研究领域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